[发明专利]锥形沉孔辅助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7375.0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5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钟珞荣;陈远池;冯兵;耿晓刚;王雪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18 | 分类号: | G01B21/18;G01B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王卫忠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沉孔 辅助测量装置 沉头 顶杆 安装面 基准面 底面 支脚 锥头 侧面 滑动配合 内壁贴合 伸入 贴合 测量 移动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锥形沉孔辅助测量装置,用于测量锥形沉孔的沉头深度,该锥形沉孔开设于一安装面。本发明的锥形沉孔辅助测量装置包括顶杆、锥头和支座,锥头具有底面和侧面,底面设于顶杆的一端,侧面能伸入沉头并与沉头的内壁贴合。支座与顶杆滑动配合,支座具有基准面,基准面设有支脚,支脚能随着支座的移动而与安装面贴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锥形沉孔辅助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锥形沉孔是一种常见的沉孔形式,其通常包括直孔和位于直孔的端部的沉头,沉孔内部需要安装与之匹配的衬套,衬套的端面与安装面平齐。衬套是根据现有沉孔的尺寸加工的。但是,由于沉头与直孔贯通,且呈锥形,使得沉头的深度(沉头沿轴向的延伸距离)难以直接测量,影响衬套的加工。
现有技术中,为了获得沉头的深度,通常需要加工出与锥形沉孔相匹配的试块,试块的高度即为沉头的深度。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反复对试块进行加工,调整试块的尺寸,直至试块与锥形沉孔配合良好,但是,这样的操作较为复杂,耗时较长,且受试块加工精度的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较低。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简化操作并提高测量精度的锥形沉孔辅助测量装置。
本发明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锥形沉孔辅助测量装置,用于测量锥形沉孔的沉头深度,所述锥形沉孔开设于一安装面。所述锥形沉孔辅助测量装置包括顶杆、锥头和支座,所述锥头具有底面和侧面,所述底面设于所述顶杆的一端,所述侧面能伸入所述沉头并与所述沉头的内壁贴合。所述支座与所述顶杆滑动配合,所述支座具有基准面,所述基准面设有支脚,所述支脚能随着所述支座的移动而与所述安装面贴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所述支脚贴合于所述安装面且所述锥头伸入所述沉孔时,所述沉头的深度、所述底面与所述基准面的距离、所述底面的直径、所述锥形沉孔的内径、所述底面与所述侧面的母线的夹角以及所述基准面与所述安装面的距离满足以下关系:
其中,U为所述沉头的深度,M为所述底面与所述基准面的距离,D为所述底面的外径,d为所述锥形沉孔的内径,为所述底面与所述侧面的母线的夹角,L为所述基准面与所述安装面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脚位于所述侧面的外侧,且所述支脚靠近所述锥头的表面为与所述底面边缘匹配的弧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脚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支脚对称分布于所述锥头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基准面设有通孔,所述顶杆穿过所述通孔并滑动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基准面、所述底面和所述安装面均为平面,且在所述支脚贴合于所述安装面且所述锥头伸入所述沉孔时,所述基准面、所述底面和所述安装面相互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锥头为圆锥结构或圆台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锥头和所述顶杆为一体式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锥头与所述顶杆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脚与所述支座为一体式结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73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心距检具
- 下一篇:基于变区间反向混沌优化的圆度误差评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