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电安装预埋线路管防护管堵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7127.6 | 申请日: | 201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8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阳;张强;周磊;胡海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人人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15 | 分类号: | F16L55/115;F16L57/02;H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埋 伸缩管 线路管 弹簧 水电安装 抵板 防护管 筒体 伸缩性 固定部件 减震作用 线路防护 有效吸收 瓶盖 缠绕式 传统的 伸缩板 胶布 磕碰 管口 密封 口径 破裂 防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安装预埋线路管防护管堵,包括有筒体、伸缩管、弹簧、抵板,四块抵板分别安装在四根伸缩管的下方,用于固定水电安装预埋线路管的管口,伸缩管嵌在筒体内侧的凸台上,弹簧安放在伸缩管内,使得伸缩管具有一定的弹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由于是瓶盖式设计,相较于传统的用胶布缠绕式密封预埋线路管管口,效率更快且能够重复使用,此外由抵板、弹簧和伸缩板构成的预埋线路管管口固定部件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因此本预埋线路管防护堵能够适用于不同口径的预埋线路防护管,并且弹簧的减震作用能够有效吸收预埋线路管管口处的磕碰,防止埋线路管管口的破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线路管成品的保护构件,具体为一种水电安装预埋线路管防护管堵。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主体施工楼层预埋线路管的封口采用胶布缠绕线路管管口的方式,该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其封装效果也并不理想,如胶布在管口处缠绕不牢或因环境因素致使胶布的粘贴性降低,都会使胶布脱落,且胶布脱落后容易致使异物掉入线路管的内部,造成线路管的堵塞,影响后期的布线工作,除此以外,现有的线路管对管口处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管口极易因受磕碰而断裂,不但增加了后续的工作量,而且还会因为重新铺设线路管而对楼板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用胶布缠绕线路管管口的技术费时费力,而且其封装效果也并不理想,如胶布在管口处缠绕不牢或因环境因素致使胶布的粘贴性降低,都会使胶布脱落,且胶布脱落后容易致使异物掉入线路管的内部,造成线路管的堵塞,影响后期的布线工作,除此以外,现有的线路管对管口处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管口极易因受磕碰而断裂,不但增加了后续的工作量,而且还会因为重新铺设线路管而对楼板造成破坏等缺点,提供一种水电安装预埋线路管防护管堵。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电安装预埋线路管防护管堵,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筒体、伸缩管、弹簧、抵板,四块抵板分别安装在四根伸缩管的下方,用于固定水电安装预埋线路管的管口,伸缩管嵌在筒体内侧的凸台上,弹簧安放在伸缩管内,使得伸缩管具有一定的弹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筒体由硬质塑料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管与筒体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管与抵板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抵板由软质塑料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筒体内壁的四周有四个螺纹连接凸台,且每个凸台的夹角为90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管为铝合金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由弹簧、伸缩管和抵板所构成的水电安装预埋线路管管口固定部件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由于是瓶盖式设计,相较于传统的用胶布一圈一圈地缠绕式密封预埋线路管管口,效率更快且能够够重复使用,此外由抵板、弹簧和伸缩板构成的预埋线路管管口固定部件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因此本预埋线路管防护堵能够适用于不同口径的预埋线路防护管,并且弹簧的减震作用能够有效吸收预埋线路管管口处的磕碰,防止埋线路管管口的破裂。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的结构左视图;
图3 为本发明的筒体正视图;
图中,1-筒体,2-伸缩管,3-弹簧,4-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人人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人人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71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约束阻尼减振结构及其敷设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管道快速断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