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中药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7027.3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3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梁静;罗厅厅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静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中药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专用于将药品制成特殊的物理或服用形式的装置或方法,具体公开了一种液体中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一个中药熬制装置;步骤2:将药材放入内胆,而后将活塞板旋到丝杠上,使药材被活塞板阻挡在活塞板下方的内胆中;步骤3:向加热壶内加入清水,再将内胆放入加热壶内,再盖合密封盖;步骤4:启动正反转电机和加热壶,使电机带动丝杠正反转,使得活塞板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使活塞板将活塞板上方的液体压入至内胆与加热壶之间的空隙中,再从活塞板下方的内胆侧壁和内胆底面上的通孔流入活塞板下方的内胆中。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在熬制药材的过程中药材与容器粘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专用于将药品制成特殊的物理或服用形式的装置或方法,具体公开了一种液体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煎中药,是指把抓回的中药放入砂锅里的一种煮食方式,也是中药最常见的服用方式,目前,通常采用砂锅对药材进行煎煮,由于中药的煎煮需要长时间加热,以使得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得到充分的释放,因此在加热过程中,药材因为受热而容易与砂锅发生粘连,这便导致对砂锅的清洗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中药制备方法,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在熬制药材的过程中药材与容器粘连的问题。
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液体中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一个加热壶、一个用于密封加热壶的密封盖和一个底面和侧壁上开有通孔的内胆,内胆安装于加热壶内并与加热壶内壁间留有空隙,内胆内滑动且密封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同轴螺纹连接有丝杠,密封盖内安装有用于驱动丝杠的正反转电机;
步骤2:将药材放入内胆中,而后将活塞板旋入到丝杠上,使得药材被活塞板阻挡在活塞板下方的内胆中;
步骤3:向加热壶内加入清水,而后将内胆放入加热壶内,再盖合密封盖;
步骤4:启动正反转电机和加热壶,使得电机带动丝杠不断正反转,从而使得活塞板不断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使得活塞板将活塞板上方的液体压入至内胆与加热壶之间的空隙中,液体再从活塞板下方的内胆侧壁和内胆底面上的通孔流入活塞板下方的内胆中,液体在流入活塞板下方的内胆中的过程中,水流不断对药材造成冲击,使得药材在水流的冲击下不断运动;
步骤5:熬制完毕后,关闭正反转电机和加热壶,旋开密封盖,将药液倒出即可。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步骤1和步骤4中通过活塞板不断将活塞板上方的液体推入活塞板下方的内胆中,液体在从通孔流入活塞板下方的内胆中的过程中,液体的流动对药材产生冲击,进而使得药材在液体的冲击下不断发生运动,进而避免药材同一部位长时间与内胆接触,而导致这一部位长时间加热而过热与内胆之间产生粘连,进而从而避免了药材与容器的粘连,大大减小了清洗容器的难度。
2.本发明步骤5中,在倒出药液时,由于药材放置在活塞板下方的内胆中,因此在药液流出的过程中,药材不会随着药液流出,进而避免了流出的药液中携带大量药材残渣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正反转电机转速为50~100r/min。通过上述设计,使得丝杠的转速保持较低状态,避免丝杠转速过快而破坏药材。
进一步,所述加热壶功率为450~700w。通过上述设计,避免加热壶对药材的加热过快,导致药材内有效物质变性。
进一步,所述熬制时间为25~30min。通过上述设计,使得药材经过25~30min的熬制,药材内的有效物质被充分释放。
进一步,所述活塞板运动速度为0.03m/s。通过上述设计,避免活塞板运动过快,导致药材被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静,未经梁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70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用口腔溃疡贴药制备用机器
- 下一篇:一种煎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