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待播放视频中人脸的替换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6537.9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7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李洋;孙晓雨;高杨;闫富国;陈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 | 分类号: | H04N21/43;H04N21/44;H04N21/4402;G06T19/20;G06T17/00;G06T15/04;G06V4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祝亚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播放 视频 中人 替换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待播放视频中人脸的替换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从待播放视频的解码帧数据中识别出第一人脸;以识别出的第一人脸的关键点为顶点,进行三维建模,以得到三维模型,使所述三维模型顶点坐标与待播放视频中第一人脸的关键点坐标保持同步;获取第二人脸;把获取的第二人脸作为纹理,应用到所述三维模型。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将视频中的人脸替换为另一个人的人脸的技术,它能还原视频中人脸的朝向和表情等特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待播放视频中人脸的替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人脸图像编辑处理中,经常需要人脸替换,即通常所称的“换脸”。目前的“换脸”主要是针对静态图片之间的“换脸”,即从用户A的静态图片中“抠”出用户A的人脸,替换掉用户B的静态图片中用户B的人脸。
这种“换脸”技术应用到视频的人脸替换中效果较差。因为这种技术只是单纯的静态图片内容替换,无法还原视频中人脸的朝向和表情等特征。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视频中的人脸替换为另一个人的人脸的技术,它能还原视频中人脸的朝向和表情等特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待播放视频中人脸的替换方法,包括:
从待播放视频的解码帧数据中识别出第一人脸;
以识别出的第一人脸的关键点为顶点,进行三维建模,以得到三维模型,使所述三维模型顶点坐标与待播放视频中第一人脸的关键点坐标保持同步;
获取第二人脸;
把获取的第二人脸作为纹理,应用到所述三维模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待播放视频中人脸的替换装置,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从待播放视频的解码帧数据中识别出第一人脸;
三维建模单元,用于以识别出的第一人脸的关键点为顶点,进行三维建模,以得到三维模型,使所述三维模型顶点坐标与待播放视频中第一人脸的关键点坐标保持同步;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人脸;
应用单元,用于把获取的第二人脸作为纹理,应用到所述三维模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待播放视频中人脸的替换装置,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
处理器,读取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以执行以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计算机的处理器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以上所述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从待播放视频的解码帧数据中识别出第一人脸。以识别出的第一人脸的关键点为顶点,进行三维建模,以得到三维模型,使所述三维模型顶点坐标与待播放视频中第一人脸的关键点坐标保持同步。随着待播放视频中第一人脸的朝向和表情变化,由第一人脸的关键点得到的三维模型就会跟随这种朝向和表情变化。但是,该三维模型是关键点构成的轮廓图形,其不具有颜色,即缺少纹理。然后,本公开实施例把第二人脸作为纹理,应用到所述三维模型。这样,得到的图片中的人脸就具有第二人脸的样子,却具有第一人脸的朝向和表情。因此,达到了人脸替换过程中还原视频中原人脸的朝向和表情的效果。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65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