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保良好安全性的电化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6219.2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0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赵盼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佳彦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邵长松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保 良好 安全性 电化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保良好安全性的电化学装置,包括壳体和蓄电池本体,壳体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本体,壳体的四侧侧壁均铰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均铰接有第四T形滑块,第四T形滑块均滑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侧板,侧板上均开设有两个竖直设置的第二滑槽,第四T形滑块均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其中两个第四T形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位于第二滑槽内,所述侧板的底端均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T形滑块。本装置结构合理,设计新颖,能够对蓄电池的内部和外部进行保护,防止蓄电池因受到剧烈撞击或震动发生短路从而造成起火或爆炸的情况,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保良好安全性的电化学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用电,各类电池产品已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蓄电池的内部设有阳极和阴极电极,并且有机电解质或聚合物电解质填充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空间中,由阴极和阳极与电解质溶液发生的氧化和还原反应来产生电能,假如当蓄电池被过充电,则过量的金属离子从阴极脱出并嵌入阳极,结果是,具有非常高的反应性的金属离子沉积在阳极表面上,阴极也变得热不稳定,用作电解质的有机溶剂发生分解反应,所产生的急剧的放热反应使得该电池的发电效率降低,久而久之蓄电池还会着火或爆炸,而且当蓄电池受到外界较为剧烈的震动或者冲击时,电池内的阴极和阳极将局部短路,在短路部位周围局部地产生非常大量的热量,使得电池寿命减少,因此必须避免电池内部出现这样的急剧发热,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确保良好安全性的电化学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确保良好安全性的电化学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确保良好安全性的电化学装置,包括壳体和蓄电池本体,壳体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本体,壳体的四侧侧壁均铰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均铰接有第四T形滑块,第四T形滑块均滑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侧板,侧板上均开设有两个竖直设置的第二滑槽,第四T形滑块均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其中两个第四T形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位于第二滑槽内,所述侧板的底端均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T形滑块,第二T形滑块的一侧均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二连接杆,所述壳体的底端铰接有四个阵列分布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底端均铰接有第一T形滑块,第一T形滑块均滑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底板,底板的顶端开设有四个阵列分布的第三滑槽,第一T形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内,底板的四侧侧壁上均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三滑槽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通孔内并固定在对应第一T形滑块上,所述蓄电池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电解质储存腔,第一空腔的顶端、底端和四侧侧壁中心位置均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内部滑动套接有导体杆,导体杆的一端均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二套筒内,导体杆的另一端均滑动连接有球体,球体为中空结构,导体杆的一端均延伸至球体的内部,导体杆上套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球体的侧壁和限位块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空腔的底端固定有两个竖直设置的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且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的底端均延伸至电解质储存腔的内部,所述第二空腔的两侧壁底端滑动连接有安装板,第二空腔的两侧壁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滑槽,安装板的两侧侧壁中间位置均固定有第三T形滑块,第三T形滑块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的内部,安装板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顶端延伸至电解质储存腔的内部,且第一套筒与电解质储存腔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电解质储存腔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部设有内螺纹,第一套筒的外部设有外螺纹,第一套筒螺纹连接在第二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刷毛,刷毛的材质为硬质塑料。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一侧侧壁底端均开设有对称设置的第四滑槽,第二T形滑块滑动连接在第四滑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佳彦,未经张佳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6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整电池设计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