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膜两年用免耕两年三茬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5737.2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0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贾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娟娟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22/00;A01G22/40;A01G1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745000 甘肃省庆***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免耕 种植 地膜 点播 垄沟 包衣玉米种子 大豆种植 农业种植 土壤处理 油菜种植 玉米种植 植物秸秆 保墒 播种器 油菜籽 省时 碎屑 整平 省力 保温 管理 耕作 肥料 土壤 收益 保证 农民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膜两年用免耕两年三茬种植方法,该一膜两年用免耕两年三茬种植方法的具体种植步骤如下:S1:土壤处理:在春季4月中旬进行种植前的准备,要先把肥料与植物秸秆碎屑等均匀撒在土壤上,S2:玉米种植管理:在4月下旬或者5月上旬,于步骤S1中整平后的地膜垄沟内按1‑2‑1的方式点播包衣玉米种子,S3:冬油菜种植管理:在9月下旬,将冬油菜籽放于播种器内,在垄面上直接进行点播,S4:大豆种植管理,S5:地膜处理,本方案在操作时,中间尽量保证地膜的完整,省时省力,保温保墒效果好,减少耕作的次数,降低农民人工和精力的投入,增加收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膜两年用免耕两年三茬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
对于农业种植中有些农作物种植的季节性搭配不够合理,造成时间冲突或者造成耕地长时间没有农作物生长,降低土地的利用率,降低农作物带来的利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一膜两年用免耕两年三茬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膜两年用免耕两年三茬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于农业种植中有些农作物种植的季节性搭配不够合理,造成时间冲突或者造成耕地长时间没有农作物生长,降低土地的利用率,降低农作物带来的利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膜两年用免耕两年三茬种植方法,该一膜两年用免耕两年三茬种植方法的具体种植步骤如下:
S1:土壤处理:在春季4月中旬进行种植前的准备,要先把肥料与植物秸秆碎屑等均匀撒在土壤上,肥料包括三元复合肥和锌、硼等微量肥,三元复合肥的施肥量为每亩45Kg-50Kg,微量肥施肥量为每亩6Kg-8Kg,植物秸秆碎屑每亩施2000-3000Kg,开垦土壤,开垦的深度为35cm-45cm,将土壤整平,将开垦后的土壤通过打碎的方式打成尺寸不超出5cm的颗粒状,在整平的土壤上覆地膜,按照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标准操作,铺完地膜后要压腰带,打渗水孔;
S2:玉米种植管理:在4月下旬或者5月上旬,于步骤S1中整平后的地膜垄沟内按1-2-1的方式点播包衣玉米种子,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尿素18~23公斤/亩即可,在9月中下旬收取果实,将玉米的秸秆中上端砍掉,将玉米的根茬留在土里;
S3:冬油菜种植管理:在9月下旬,将冬油菜籽放于播种器内,在垄面上直接进行点播,对种植坑附近均匀点施基肥,基肥每亩施尿素15-20Kg,覆盖有机肥,次年3月份追加一次磷肥,磷肥用量为每亩6Kg-7Kg,待5月底或者6月初将油菜根以上的部分砍掉并收获油菜籽,将油菜的根留在地里;
S4:大豆种植管理:在6月中旬,将步骤S3中收获冬油菜籽之后的覆膜土壤不进行翻耕,用点播器人工播种,每穴下籽量按1-2-1的方式保证全苗率,行距25cm~40cm,穴距25cm~30cm,宽垄每垄3行,窄垄每垄1行,播深3~4cm,每亩播籽量8~9斤/亩,大豆进入了苗期、花芽分化期、开花结荚期、鼓粒期等关键生育阶段时,要及时除草,防虫灭幼,同时也要对穴播大豆做好根外追肥:
(1)苗期一般趁雨每亩追尿素4~6千克,磷酸钙8~10千克。
(2)花期一般每亩趁雨追施尿素4~5千克,磷酸钙5~8千克。
(3)造粒期每亩可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千克,于下午4时后至傍晚均匀喷施,连续喷2~3次。如果有脱氮的现象,每次每亩可加尿素0.5千克混合喷施,以提高千粒重,从而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在10月下旬进行收割;
S5:地膜处理:将步骤S4中大豆收割后的土地的地膜揭掉,进行回收利用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娟娟,未经贾娟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5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