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协同定位信息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5628.0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2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春;曹建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冯炳辉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协同 定位 信息 位置 隐私 保护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协同定位信息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根据历史交互数据得到用户与好友的关系强度;2)将用户与好友的关系强度值保存到数据库并且定期更新;3)用户发送一条带有地理位置信息的分享内容到服务器;4)提取分享内容中好友信息(也就是协同定位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5)基于关系强度以及协同定位信息进行位置隐私保护;6)将位置隐私保护结果发送给好友。本发明同时考虑了用户与好友交互和好友与用户交互对用户与好友关系强度的影响,好友与用户交互频率的下降,会使得用户与好友的关系强度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位置隐私保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协同定位信息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社交网络的普及,人们习惯于在自己的朋友圈、QQ空间等移动社交网络中分享自己的位置信息,然而由于用户社交圈子的复杂性与关系强度的差异性,用户针对不同好友有不同的位置隐私保护需求。
朋友圈、QQ空间给我们提供了粗粒度的隐私保护方法,让用户设置消息的不可见群体。国外的Google Latitude等应用则允许用户将发送的位置信息模糊到省市级别。
目前,对于基于关系强度的位置隐私隐私保护方法的研究,对于关系强度的计算采用的方法包括通过社群推荐得分和通过用户与好友交互计算得到关系强度值,然而并没有考虑到好友与用户交互对关系强度的影响或未能正确反映好友与用户交互对关系强度的影响。同时,现有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基于K匿名的位置隐私保护、基于假位置的位置隐私保护和基于属性加密的位置隐私保护等在考虑到协同定位信息的情况下,由于不同用户的不同隐私保护需求,当两个具有不同隐私保护需求的用户发送同一条位置信息时,此时对于他们的共同好友而言,隐私保护需求高的用户的隐私需求将得不到满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基于协同定位信息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协同定位信息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历史交互数据得到用户与好友的关系强度;
2)将用户与好友的关系强度值保存到数据库并定期更新;
3)用户发送一条带有地理位置信息的分享内容到服务器;
4)提取分享内容中的好友信息即协同定位信息,以及用户的位置信息;
5)基于关系强度和协同定位信息进行位置隐私保护;
6)将经过位置隐私保护后的分享内容进行保存并发送给好友。
所述步骤1)的关系强度计算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对用户空间、朋友圈这些移动社交网络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交互消息,所谓交互消息包括点赞、评论和转发,点赞、评论和转发对应着三种交互行为,将交互消息转化为消息编号、交互主体、交互客体和具体交互行为的四元组msgID,userID,friendID,act表征的交互数据保存到数据库服务器;
然后依据历史交互数据及各种交互类型的数量It得到交互熵H(I),进而得到各种交互类型的权重wt,对应公式为:
式中,T表示交互类型的数量,I表示交互数据的总量;
得到交互类型的权重后便能够得到用户与所有好友的交互加权得分WS以及任意两个用户i与好友j的关系强度RSij,对应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56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