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频识别读取终端及射频识别读取成功提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5532.4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9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强朝晖;杨庆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闪捷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8B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读取 射频识别 电源线连接 控制器 读取成功 读取开关 智能开关 接收器 信号灯 提示 处理器 天线 远距离射频识别 终端 控制器控制 待识别物 两组信号 用户使用 出错率 电源线 射频波 亮灭 反射 成功 | ||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读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射频识别读取终端及射频识别读取成功提示方法,包括定向读取天线,所述定向读取天线通过电源线连接有读取开关,所述读取开关通过电源线连接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两个电源线分别连接有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电源线连接有第一智能开关,所述第一智能开关通过电源线连接有第一信号灯,且第一控制器还通过电源线连接有第一信号接收器,本发明通过设置两组信号接收器,实现对反射回来的射频波的接收,进而通过控制器控制信号灯的亮灭,通过这种方式可达到对射频识别读取是否成功进行提示的效果,从而大大降低了远距离射频识别大量待识别物时的出错率,并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读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射频识别读取终端及射频识别读取成功提示方法。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传递非接触信息,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识别对象。RFID可实现运动目标识别、多目标识别,其突出优点是环境适应性强,能够穿透非金属材质,数据存储量大,抗干扰能力强。远距离RFID读写器往往需要配合适应远距离的天线,如定向天线。定向天线是指在某一个特定方向上发射及接收电磁波特别强,而在其它的方向上发射及接收电磁波为零或极小的一种天线。采用定向发射天线可增加辐射功率的有效利用率,采用定向接收天线可增加抗干扰能力。目前有源远距离RFID的工作距离可达到30米以上,无源超高频RFID也可以达到10米左右,在如此远距离情况下,客户很难精确判断自身RFID读取设备对准的方向及识别到的物体位置。其原因在于,当距离远了之后,即使很小的一个角度,在远处也会左右横移几十厘米,甚至产生一米以上的误差。此时,若被识别物体排布比较密集,用户将无法判断RFID读写器识别的物体具体是哪一些以及这些物体是否识别成功,从而会产生遗漏或者重复识别的问题。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射频识别读取终端及射频识别读取成功提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识别读取终端及射频识别读取成功提示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射频识别读取终端及射频识别读取成功提示方法,包括定向读取天线,所述定向读取天线通过电源线连接有读取开关,所述读取开关通过电源线连接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两个电源线分别连接有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电源线连接有第一智能开关,所述第一智能开关通过电源线连接有第一信号灯,且第一控制器还通过电源线连接有第一信号接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通过电源线连接有第二智能开关,所述第二智能开关通过电源线连接有第二信号灯,且第二控制器还通过电源线连接有第二信号接收器,所述定向读取天线设有若干待识别物。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第一智能开关通过电源线和外界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灯通过电源线和外界电源的负极连接,三者之间构成完整回路。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第二智能开关通过电源线和外界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灯通过电源线和外界电源的负极连接,三者之间构成完整回路。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的信号接收范围为半数所述待识别物所在的范围,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的信号接收范围为半数所述待识别物所在的范围,第一信号接收器和第二信号接收器的信号接收范围相等,第一信号接收器和第二信号接收器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二者对称分布在定向读取天线两侧。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待识别物呈线性排列,且每个待识别物正对定向读取天线的表面上均设有射频电子标签。
射频识别读取成功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启读取开关,从而打开定向读取天线,定向读取天线发出射频波,开始识别多个待识别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闪捷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闪捷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55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