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雷增雨火箭发射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5087.1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9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于奇;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F3/04 | 分类号: | F41F3/04;A01G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杭清涛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装置 发射筒 火箭发射架 垫板 发射终端 控制箱 导轨 防雷 等电位连接线 避雷装置 引下线 地体 人员及设备 发射系统 金属材质 金属支架 防雷电 控制线 避雷 铠装 雷电 防护 损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雷增雨火箭发射架,包括发射筒、升降装置、导轨、垫板、发射终端控制箱和避雷装置,避雷装置包括垂直接地体引下线和等电位连接线,发射筒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导轨设于垫板上,升降装置设于导轨上,发射终端控制箱底部设有金属支架。发射终端控制箱通过铠装控制线与发射筒连接,发射筒、升降装置和垫板为金属材质,发射筒、升降装置通过等电位连接线相连接,垫板通过引下线与垂直接地体相连接。本发明的防雷增雨火箭发射架,实现了增雨火箭发射架的防雷电防护。该设备通过避雷设置,有效的减少雷电对发射系统的损害,从而达到保护作业人员及设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增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防雷增雨火箭发射架,。
背景技术
增雨火箭是气象部门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东北地区,每年春季,干旱频发,春耕受到严重影响,通过人工增雨能够有效的解决部分旱情,为广大农民群众增产丰收作出巨大贡献。增雨火箭发射系统主要分为车载式和固定式。东北地区旱情频发,受灾区域较大,各地区经常开展联合增雨作业,因此较为便捷的车载式增雨火箭发射系统广受欢迎,但同时不可避免的引入了车载式发射架的防雷安全隐患问题,增雨作业必须在阴雨天气进行,作业地点大多是较为空阔或是山区等防雷安全风险较高的地方,对增雨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雷击对增雨火箭发射作业造成的损害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直击雷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车载式增雨火箭发射系统由于机动性强,常常用于联合增雨作业等服务,经常于场地空旷或者山区等地进行增雨作业,而这些地方都容易遭到直接雷击,同时传统的车载式增雨火箭发射架全身置于车上,无接地措施,一旦遭受雷击无法顺利导走雷电流,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二是感应雷电流造成的设备损坏,增雨火箭的发射是由一个控制箱远距离进行操控,目前大多数采用的是控制箱与发射架进行有线连接,当附近发生雷击时,极易产生感应电流烧毁操控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降低雷电带来的作业风险的防雷增雨火箭发射架;使工作人员得到生命财产和设备安全的双重保护。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雷增雨火箭发射架,包括发射筒、升降装置、导轨、垫板和发射终端控制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避雷装置,所述避雷装置包括垂直接地体引下线和等电位连接线,所述发射筒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导轨设于所述垫板上,所述升降装置设于所述导轨上,所述发射终端控制箱通过铠装控制线与所述发射筒连接,所述发射筒、升降装置和垫板为金属材质,所述发射筒与垫板通过所述等电位连接线进行跨接,所述垫板通过所述引下线与所述垂直接地体相连接。
本发明家一般的设计方案中,上述发射终端控制箱箱体采用金属材质,底部设有可嵌入地下的金属支架。
本发明家一般的设计方案中,上述垂直接地体为铜包钢材质,包括T型主体和安装套,所述T型主体下端为带自攻螺纹的尖顶,所述安装套通过螺纹连接套设于所述T型主体上部,安装套上设有接线端子。
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防雷增雨火箭发射架,实现了增雨火箭发射架的防雷电防护。该设备通过避雷设置,有效的减少雷电对发射系统的损害,从而达到保护作业人员及设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防雷增雨火箭发射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垂直接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射筒,2-升降装置,3-导轨,4-引下线,5-垂直接地体,6-铠装控制线,7-发射终端控制箱,8-发射终端控制箱支架,9-等电位连接线,10-垫板。11-自攻螺纹,12-T型主体,13-接线端子,14-安装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5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