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配夹持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4031.4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4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熊氏运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成艳 |
地址: | 4023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座 固定座 滑动架 转动架 夹爪 转轴 夹持输送装置 滑动连接 弯折部 车配 底端 铰接 可拆卸连接 过程操作 滑动方向 汽车内饰 上固定套 生产技术 相对设置 轴向平行 转动连接 传送带 夹爪沿 拆卸 紧件 有压 装配 | ||
本发明属于汽车内饰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车配夹持输送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座,滑动座底端固定有若干个夹爪,若干个夹爪沿滑动座的长度方向分布,夹爪底端设有弯折部,且两个夹爪的弯折部相对设置,夹爪下方的机架上还设有传送带;两个滑动座之间的固定座上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套设有转动架,转动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座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转动架上方的固定座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滑动架的滑动方向与转轴的轴向平行,滑动架与转动架之间铰接有若干个第二连杆,滑动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紧件。本发明工件的装配和拆卸过程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配夹持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系统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内饰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占到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60%以上,远超过汽车外形,是车身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汽车内饰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仪表板系统、副仪表板系统、门内护板系统、顶棚系统、座椅系统、立柱护板系统、其余驾驶室内装件系统、驾驶室空气循环系统、行李箱内装件系统、发动机舱内装件系统、地毯、安全带、安全气囊、方向盘,以及车内照明、车内声学系统等等。
其中,仪表板和门内护板等装饰面板的表面花纹是采用水转印技术进行印刷的,水转印技术的原理大致如下:在特殊化学处理的披覆薄膜或水转印纸上,印刷彩色纹路后,将之平送于水的表面,利用水压的作用将彩色纹路图案均匀转印于产品表面,而披覆薄膜或水转印纸则自动溶解于水,经清洗及烘干后,再喷上一层透明的保护涂料,从而在产品表面形成立体仿真的图文,使产品呈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立体视觉效果。
水转印过程中,多采用人工将工件放入转印池的方式,这种方式每次只能完成一个工件的转印。目前出现了一些水转印专用夹具,这些夹具利用特殊的结构将工件完全固定在夹具上,虽然可实现多个工件的转印,但工件的装配和拆卸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配夹持输送装置,以简化工件的装配和拆卸过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配夹持输送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座,两个滑动座的滑动方向均沿固定座的宽度方向,滑动座底端固定有若干个夹爪,若干个夹爪沿滑动座的长度方向分布,夹爪底端设有弯折部,且两个夹爪的弯折部相对设置,夹爪下方的机架上还设有传送带;两个滑动座之间的固定座上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套设有转动架,转动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座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转动架上方的固定座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滑动架与转动架之间铰接有若干个第二连杆,滑动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紧件。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
传送带对工件进行传送,固定座上的各个部件配合实现对传送带上的各个工件的夹持和松开。固定座上的转轴转动用于带动转动架转动,转动架转动时,第一连杆一端随转动架绕转轴做圆周运动,第一连杆另一端与与转轴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带动滑动座与转轴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即两个滑动座在固定座上自由滑动,实现两个滑动座的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从而使得两个滑动座底端固定连接的夹爪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当两个滑动座上的夹爪相互靠近时,两个滑动座上相对设置的夹爪底端的弯折部对工件进行夹持,当两个夹爪相互远离时,两个夹爪底端的弯折部将工件松开,从而实现工件的装配和拆卸。当转动架转动时,带动第二连杆底端绕转轴中心做圆周运动,而第二连杆上端只能竖直滑动,因此第二连杆上端与转动架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第二连杆带动滑动架在固定座上竖直向下滑动,从而带动滑动架底部固定连接的压紧件向下运动,给予对工件上表面一个向下的压紧力,被夹爪夹持的工件收到压紧件向下的压紧力和弯折部向上的支撑力,从而工件受力平衡,工件在两个夹爪之间被牢固地固定住。
采用本方案能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熊氏运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熊氏运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40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件系统和供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内墙板搬运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