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率消除坯料内部孔洞型缺陷的超高温软芯锻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3899.2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5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郭逸丰;孙明月;曹艳飞;李殿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J5/06 | 分类号: | B21J5/06;B21J13/06;B21J9/2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率 消除 坯料 内部 孔洞 缺陷 超高 温软 锻造 方法 | ||
1.一种高效率消除坯料内部孔洞型缺陷的超高温软芯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液芯率在3~7%的钢锭热送到压机,然后将带液芯的钢锭实施宽砧径向压实高温保压锻造,使得坯料内部孔洞型缺陷在形成萌芽期、在强制补缩和压力凝固的作用下被消除,最后经回炉采用平砧修整到所需工艺尺寸,具体步骤如下:
1)将带液芯钢锭热送到压机,准备锻造,确保锻造开始时钢锭液芯率在3~7%;
2)使用平板作为上下砧,采用宽砧径向压实工艺沿直径方向对坯料进行压下,在宽砧径向压实过程中的压下率为10%~15%,保证总变形时间在10min以上;
3)将上平板向冒口端移动,露出钢锭长度的1/4,采用宽砧径向压实工艺沿直径方向对坯料进行压下,在宽砧径向压实过程中的压下率为10%~15%,保证总变形时间在10min以上;
4)将上平板继续向冒口端移动,露出钢锭长度的一半,采用宽砧径向压实工艺沿直径方向对坯料进行压下,在宽砧径向压实过程中的压下率为10%~15%,保证总变形时间在10min以上;
5)在宽砧径向压实后,将坯料回炉重新加热至材料传统锻造温度并保温,出炉后使用上下平砧采用常规拔长方法拔长,修整坯料外形至长方体形状,此后该坯料可变形至任意形状,按照常规方法制定工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消除坯料内部孔洞型缺陷的超高温软芯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钢锭从浇注到热送到压机进行锻造的时间采用计算机模拟确定。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消除坯料内部孔洞型缺陷的超高温软芯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开锻前,钢锭表面温度最低点不低于1000℃,变形过程中,采用上下平板保压变形,砧宽应覆盖钢锭总长度,其压下方向是常规拔长方法中的压下方向,且用石棉覆盖坯料防止热量散失过快。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消除坯料内部孔洞型缺陷的超高温软芯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4)变形过程中,采用上下平板保压变形,用石棉覆盖坯料防止热量散失过快,在经过步骤2)、3)、4)的宽砧径向压实后,钢锭呈阶梯状。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消除坯料内部孔洞型缺陷的超高温软芯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3)、4)中,如果提前到达15%压下量,则调低压机压力进行保压。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消除坯料内部孔洞型缺陷的超高温软芯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3)、4)中,在此宽砧径向压实过程中的压下量均为10%~15%,即上平板的压下距离为超高温钢锭锭身原始高度或直径的10~15%,压下量计算公式为:
压下量=ΔH/H
其中,ΔH为锻造过程中上平板压下的距离,H为钢锭原始高度;如果坯料为圆柱体且压下方向沿直径方向,则H取直径尺寸。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消除坯料内部孔洞型缺陷的超高温软芯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回炉后,保温时间在2小时以上,以减小后续拔长过程的变形抗力,并使已闭合的孔洞型缺陷有更充分的时间愈合。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消除坯料内部孔洞型缺陷的超高温软芯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首先将阶梯状坯料的阶梯压平,之后将坯料旋转90°,使用WHF法进行拔长,将坯料拔长为长方形形状,并最终锻造至所需工艺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38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锻件的锻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液冷板冲墩切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