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监测油烟浓度的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3122.6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0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叶德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蓝之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烟 探测传感器 净化器 浓度数据 一端设置 油烟排放 在线监测 出风口 控制箱 主机 传输线 实时在线监控 油烟净化器 餐饮企业 达标排放 节能减排 实时监控 主机设置 进风口 物联网 排烟 投诉 合页 底座 排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监测油烟浓度的净化器,包括油烟探测传感器、主机、控制箱、外壳和底座,所述外壳一端设置进风口,另一端设置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油烟探测传感器,油烟探测传感器通过传输线连接到主机,所述主机设置在外壳的后端,所述控制箱通过合页设置在外壳内。本发明能够改变油烟净化器的没有排放浓度数据的问题,可以实时把排烟浓度数据采用物联网的手段,实时在线监控所有油烟排放动态,减少油烟投诉的目的,采取实时监控手段,使餐饮企业真正做到达标排放。同时减少执法人员的劳动强度,使被动的投诉执法变为主动执法,实时了解整个城市的油烟排放情况,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烟净化器,具体是一种在线监测油烟浓度的净化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饮食行业油烟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一大问题,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我国食用油消费量1560万吨, 2010年食用油消费量达到 2000万吨,这些油在烹饪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油烟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其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气、液和固三相组成的气溶胶,其中含有食用油及食品在高温下的挥发物,食用油及食品的氧化、裂解、水解而形成的醛类、酮类、链烷类和链烯类、多环芳烃等产物,成分极为复杂。油烟液固相颗粒物的粒径一般小于l0μm,粘着性强,大部分不溶于水,极性小。随着各研究机构对厨房油烟研究的深入,厨房油烟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油烟净化器作为现在国家餐饮油烟处理的主要设备,国家环保局严格禁止油烟污染源的无组织排放,无通风设备和净化装置的要强制安装通风设施和净化装置;禁止油烟污染源的无组织排放,对无通风设备和净化装置的企业强制其安装通风设施和净化装置。国家环保局制定的《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规定了饮食业单位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备的最低去除效率;油烟排放标准要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该标准中油烟最大允许排放浓度为2.0mg/m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一条,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或者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使油烟达标排放,并防止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造成污染。
现有技术在油烟在线监测上虽有少数初步探索,但属于监控油烟净化系统各个设备的开停状态,一般是风机和净化器,只要各设备是正常开启的,就认为油烟排放也是达标的;又或者监控油烟净化设备的运行功率和状态等,根据这些参数的变化以判别油烟净化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洁净程度,从而估算油烟排放是否达标。实际上,由于设备的运行与油烟浓度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关系,所以从技术上来讲,这些方法实际上用的是净化设备监控的方法,即这些方法只能监控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并不能得知油烟排放浓度数据,因此监测结果不能准确反映油烟浓度,和国标法结果及实际油烟排放情况有较大的偏差,很难起到真正的监管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监测油烟浓度的净化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线监测油烟浓度的净化器,包括油烟探测传感器、主机、控制箱、外壳和底座,所述外壳一端设置进风口,另一端设置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油烟探测传感器,油烟探测传感器通过传输线连接到主机,所述主机设置在外壳的后端,所述控制箱通过合页设置在外壳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显示仪。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显示仪连接主机,显示仪设置在控制箱外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油烟探测传感器的技术参数如下:量程:0~7mg/m3,规格:147*130*42mm;精度:±15%以内;供电电源:5~12V;接口:RS485;协议标准:MODBUS/RTU协议;防护等级:IP66;工作温度:-20~+70°;工作湿度:5~95%RH;功耗:小于2W;故障平均时间:4000h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蓝之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蓝之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31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