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用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2572.3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4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郑倩;杨晓东;张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6 | 分类号: | H04W28/06;H04L1/18;H04W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刘伟;张博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发送 方法 接收 用户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用户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其中,应用于用户设备的数据接收方法包括: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是否包含预留逻辑信道标识LCID值;在所述MAC PDU包含预留LCID值时,丢弃所述MAC PDU中与所述预留LCID值对应的服务数据单元SDU或子PDU。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用户设备的数据接收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副链路(Sidelink)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在无线空口PC5中引入了载波聚合(PC5carrier aggregation,PC5CA)功能,UE可以在两个PC5载波上进行数据包复制(packet duplication),从而进一步提高数据可靠性。Sidelink UE在包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执行数据复制功能,经过复制的SidelinkPDC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分别递交给两个不同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实体,不同RLC实体对应不同的逻辑信道,不同的逻辑信道具有不同的逻辑信道标识(logical channel identity,LCID)。此外,不支持在同一个PC5载波上传输两个复制的数据包,因此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在处理来自不同逻辑信道的复制数据时,需经由不同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HARQ)实体传输。
如图1所示为副链路数据复制功能示意图,在图1中,协议约定(hard coded)用于数据包复制功能的两个LCID(即LCID1,LCID2)是一种固定的一对一映射(one-to-onemapping)关系,例如一个LCID1(取自已经定义的(Legacy)LCID:1,2,...,10)关联一个LCID2(取自预留(reserved)LCID:11,12,...,21)。
根据现有的MAC协议描述,当Sidelink UE接收到的一个MAC PDU包含reserved或者无效的(invalid)LCID值,UE将会把接收到的这个MAC PDU丢弃。
现有技术中,部分R15UE的业务数据包,需要R14UE也可以接收。但如果R15UE数据发送激活了duplication功能,用于duplication的LCID2(如图1所示)对于R14UE而言,由于R14UE不支持Sidelink packet duplication,属于reserved LCID,因此当R14UE检测到MACPDU包含了LCID2,根据现有的MAC协议,R14UE会将整个MAC PDU丢弃,造成R14UE数据接收性能的下降(packet loss)。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用户设备,能够保证用户设备的数据接收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是否包含预留逻辑信道标识LCID值;
在所述MAC PDU包含预留LCID值时,丢弃所述MAC PDU中与所述预留LCID值对应的服务数据单元SDU或子PDU。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媒体接入控制MAC服务数据单元SDU是否关联预留逻辑信道标识LCID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2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