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于老人用药的远程医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2147.4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5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齐宽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80/00 | 分类号: | G16H80/00;G16H20/13;A61G7/00;A61G7/05 |
代理公司: | 佛山卓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0 | 代理人: | 赵勇 |
地址: | 201103 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便于 老人 用药 远程 医疗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于老人用药的远程医疗设备,包括床体、靠板和支撑架,还包括壳体、服务机构和监测机构,服务机构包括送药组件和加药组件,监测机构包括收纳组件和调节组件。该基于物联网的便于老人用药的远程医疗设备中,通过服务机构,可以自动化的为老人在不同时间提供不同的药品,防止老人漏吃,错吃药品影响病情的恢复,提高了医疗的效果,并且减少了后期医护人员频繁的指导用药次数,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通过监测机构,使得护理床具有远程医疗的功能,通过调节摄像头的监测范围,便于远程医疗监测病人的实际情况,更加有助于病人的治疗,提高了远程医疗设备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于老人用药的远程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远程医疗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遥感、遥测、遥控技术为依托,充分发挥大医院或专科医疗中心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优势,对医疗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海岛或舰船上的伤病员进行远距离诊断、治疗和咨询。
护理床就是常见的一种医疗设备,护理床是行动不方便的病人在住院或居家护理时使用的病床。其主要目的是便于护理人员进行照顾,便于病人康复。然而现有的护理床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现有的护理床仅能给病人提供休息,缺少实时监测病人状况的功能,一旦病人发生突发情况,需要人为通知医生后才能实施治疗,浪费了宝贵的救治之间,此外,一些老人常常需要接受药物治疗,但是药物的种类繁多,又需要分为早中晚三个时间段进行服用,在无人照看的情况下,老人可能会漏吃、错吃药物,从而得不到有效治疗,加重病情,甚至影响生命安全,这些都大大降低了现有医疗设备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于老人用药的远程医疗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于老人用药的远程医疗设备,包括床体、靠板和支撑架,还包括壳体、服务机构和监测机构,所述壳体设置在床体的一侧,所述服务机构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监测机构设置在靠板的内部;
所述服务机构包括送药组件和加药组件;
所述送药组件包括区分单元和推送单元;
所述区分单元包括第一电机、电磁铁、驱动轮和三个托板,所述第一电机水平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电磁铁水平设置,所述驱动轮竖向设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电磁铁与驱动轮连接,三个托板均设置在驱动轮的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三个托板沿着驱动轮的圆心周向均匀分布在驱动轮的轮面上,所述托板水平设置,所述托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水平设置;
所述加药组件包括升降单元和夹紧单元;
所述夹紧单元设置在升降单元的内部,所述夹紧单元包括第三电机、转盘、第一连杆和两个移动单元,所述第三电机水平设置在升降单元的内部,所述第三电机与转盘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杆分别设置在线盘的两侧,两个第一连杆关于线盘中心对称,两个第一连杆分别与两个移动单元一一对应,两个移动单元分别设置在升降单元的内部的两侧,所述移动单元包括第二连杆和紧固板,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转盘的远离圆心处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水平设置,所述紧固板竖向设置,所述紧固板的底端与第二连杆的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监测机构包括收纳组件和调节组件;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块、固定杆、摄像头和气缸,所述固定块与收纳组件连接,所述摄像头设置在固定块的一侧,所述固定杆水平设置在固定块和摄像头之间,固定杆的一端与固定块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摄像头的中部铰接,所述气缸水平设置在固定杆的上方,所述气缸与固定块的顶部铰接,所述气缸的气杆与摄像头的顶部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21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