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电动动力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1868.3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7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谭心语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心语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2J7/35;H02J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永生 |
地址: | 4041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连接 动力电池组 电门 太阳能控制器 电机控制器 动力系统 充电 整车控制器 纯电动 太阳能电池组 驱动电动机 太阳能发电 里程 转换开关 续行 能源 | ||
本发明属于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纯电动动力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第一动力电池组、第二动力电池组、电机控制器和驱动电动机,太阳能电池组和太阳能控制器电连接,电机控制器和驱动电动机电连接,太阳能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分别与整车控制器电连接,整车控制器包括充电SA和电门SA,充电SA和电门SA均为转换开关,充电SA电连接第一动力电池组和第二动力电池组,电门SA电连接第一动力电池组和第二动力电池组,充电SA和太阳能控制器电连接,电门SA和电机控制器电连接。该纯电动动力系统解决了车辆持续里程小和充电难的问题,实现车辆的大里程续行,同时利用太阳能发电,实现了能源的充分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电动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交通工具的优点是:电机效率高、动力驱动系统结构简单、无环境污染。电动交通工具不像传统的内燃机那样需要使用汽油或者柴油,它以电力作为驱动能源,而这种电力通常来自于可充电电池、电容或者燃料电池。
可充电电池组,或者是蓄电池组,是由一个以上的二次电池以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连接的。这些电池都是利用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储存能量,常见用于电动汽车的蓄电池有铅酸电池、镍铬电池、镍氢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等。
电动汽车的优点是:电机在机械上结构简单,几乎不产生污染。电机的效率可以达到90%甚至更高,并可以被精确的控制,电机还能和刹车能量回收系统配合回收能量,尤其是在频繁的制动与启动的城市工况运行条件下,制动能量的回收可有效地延长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电机能够被很好的控制,提供高的传动比,而不必像传统内燃机车那样需要变速箱。电动汽车的另外一个优点是振动小,几乎没有噪声污染。此外,电能来源非常丰富且储存灵活方便。
车载可充电电池的电动汽车被认为最有前途的电动交通工具,但是可充电电池的电量耗尽后就需要反复充电,现有的充电设施并不完善,并且给电池充电也需要时间,使得电动汽车持续行驶的里程小,电动汽车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电动动力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纯电动动力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第一动力电池组、第二动力电池组、电机控制器和驱动电动机,所述太阳能电池组和太阳能控制器电连接,电机控制器和驱动电动机电连接,太阳能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分别与整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包括充电SA和电门SA,所述的充电SA和电门SA均为转换开关,所述充电SA电连接第一动力电池组和第二动力电池组,所述电门SA电连接第一动力电池组和第二动力电池组,所述充电SA和太阳能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门SA和电机控制器电连接。
当电门SA接通第一动力电池组时,第一动力电池组通过电门SA对电机控制器供电进而带动驱动电动机运转,此时充电SA接通第二动力电池组,太阳能电池组通过充电SA对第二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
第一动力电池组电量快耗尽时,可转换充电SA接通第一动力电池组对其进行充电,转换电门SA接通第二动力电池组使其对电机控制器供电;
该纯电动动力系统的第一动力电池组和第二动力电池组交替循环充电和交替循环提供动力,可实现车辆一边运行一边充电,利用了太阳能资源,同时也节省了充电时间。
优选地,所述的充电SA有三个转换节点,其中一个转换节点为断路节点,另两个转换节点分别电连接第一动力电池组和第二动力电池组。
优选地,所述的电门SA有三个转换节点,其中一个转换节点为断路节点,另两个转换节点分别电连接第一动力电池组和第二动力电池组。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动力电池组和第二动力电池组的容量和规格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心语,未经谭心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18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