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指纹识别的安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1153.8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2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安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惠网远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春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指纹识别 系统 | ||
为了提高对真实人体特征参数的识别准确度,提高门禁单元的识别安全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安防系统,用于具有识别传感器和喇叭的门禁单元的指纹识别,包括本地、远程两部分分别进行识别和综合判断,对于进行识别的虚假介质给出无法识别的提示,对于能够识别的真实介质给出识别成功或失败的提示,识别过程中通过升温的方式对门禁单元自身的识别传感器在升温过程中产生的零漂的影响并未给予消除,而是积极地予以考虑并在两次检测结果的计算中进行了平方根计算这一经验计算方式的比对,从而在分析和计算中予以忽略,即计算v时的平方根计算中予以消除。经试验,对于虚假待识别体的识别准确度提高了43%左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防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安防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是一种新的身份认证技术。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与其他人不同的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提取自身的生物特征信息,比如人脸、指纹、指静脉、虹膜、声纹等。这种依靠人的身体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被称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近来,由于智能电话以及各种移动和可穿戴装置的发展,用于安全认证的技术的重要性在增加。在这种形式的技术中,指纹识别技术因高度的便利性、安全性和经济可行性而被广泛使用。在一般的指纹识别中,可通过经由识别传感器获取用户的指纹图像并将获取的指纹图像与预先注册的指纹图像进行比较来执行用户认证或验证。当精心制作的虚假指纹图案被输入到传感器中时,指纹识别设备可能无法将虚假的指纹图案与真正的指纹图案区分,因此可能将虚假的指纹图案识别为生物指纹。例如,当刻上指纹的材料(诸如橡胶、硅胶、明胶、环氧树脂和乳胶)与传感器进行接触时,刻在这种材料上的指纹可能被识别为人类指纹。因此,仅使用单生物特征(单模态生物特征)对身份进行识别容易被伪造和欺骗,例如单一的指纹图片容易被伪造,易模仿与窃取,并且指纹识别最初被用在犯罪领域中使一些用户存在抵触心理,还有一部分用户的单一指纹(指静脉等)特征不能采集到有效清晰的图像,使单模态生物特征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有了一定得局限性。而多模态生物特征系统提高了安全系数,降低识别系统被攻破的风险,更有适用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分析,为了提高对真实人体特征参数的识别准确度,提高门禁单元的识别安全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安防系统,用于具有识别传感器和喇叭的门禁单元的指纹识别,包括:
第一指纹图像获取与存储单元,用于通过识别传感器获得第一指纹图像,所述第一指纹图像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第一本地分析单元,用于对第一指纹图像的所述第一部分进行第一本地分析,得到第一本地分析结果;
第一远程分析单元,用于对第一指纹图像的所述第二部分进行第一远程分析,得到第一远程分析结果;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第一本地分析结果满足小于第一特征值且大于第二特征值时,通过所述门禁单元升温后重新检测指纹获得第二指纹图像,同时检测待识别手指与识别传感器的识别平面的极坐标夹角θmn∈[0,1],所述第二指纹图像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否则提示无法识别而不获得第二指纹图像;
第二本地分析单元,用于对第二指纹图像的所述第三部分进行第二本地分析,得到第二本地分析结果;
第二远程分析单元,用于对第二指纹图像的所述第四部分进行第二远程分析,得到第二远程分析结果;根据第一本地分析结果、第二本地分析结果、第一远程分析结果和第二远程分析结果,确定所述门禁单元的指纹识别结果;
提示单元,用于在门禁单元的喇叭上给出“无法识别”、“识别成果”或“识别失败”的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地分析单元包括:
第一邻域确定单元,用于以第一部分的图像几何中心为中心、预设长度为半径的邻域内数据作为待处理的第一部分图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惠网远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惠网远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11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车库门禁系统
- 下一篇:低功耗人脸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