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0896.3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5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松浦智浩;播磨幸男;今西裕明;村田一郎;神月清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抑制制造时的电极的集电部的破损和焊接时的电极体的损伤而以良好的成品率进行制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层叠多个电极而成的电极体及非水电解质。所述电极分别具有集电体和形成在该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所述电极分别具有作为活性物质层非形成部的集电部。所述电极的集电部被汇集并通过由两个以上的构件构成的电极集电端子的该构件在所述电极体的层叠方向上进行夹持,所述电极的集电部与夹持该集电部的所述构件进行焊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被适当地使用于个人计算机、便携终端等的轻便电源、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汽车(H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等的车辆驱动用电源等。
一般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将层叠正负电极而成的电极体和非水电解质收容于电池壳体的结构。这样的电极体通常经由电极集电端子与设于电池壳体的电极外部端子电连接。在制造这样的结构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时,进行如下工序:将设于电极的集电部汇集并插入具备狭缝的电极集电端子的该狭缝,将集电部的从狭缝突出的部分与电极集电端子进行激光焊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10-1065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发明人的研究而得知,在将构成电极体的电极的集电部插入狭缝时,存在集电部由于与狭缝接触而破损这一问题。而且得知,该集电部的破损虽然能够通过增大狭缝的宽度来抑制,但如果增大狭缝的宽度,则存在在激光焊接时激光容易传过狭缝而对电极体造成损伤这一问题。这样的电极的集电部的破损及焊接时的电极体的损伤会导致部件不良及产品不良的产生,因此会导致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成品率的下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抑制制造时的电极的集电部的破损和焊接时的电极体的损伤而以良好的成品率进行制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层叠多个电极而成的电极体及非水电解质。所述电极分别具有集电体和形成在该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所述电极分别具有作为活性物质层非形成部的集电部。所述电极的集电部被汇集并通过由两个以上的构件构成的电极集电端子的该构件在所述电极体的层叠方向上进行夹持。所述电极的集电部与夹持该集电部的所述构件进行焊接。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利用作为电极集电端子的多个构件将电极体的集电部夹入,因此能够消除在作为现有技术的具备狭缝的电极集电端子中可能会产生的“在将电极体的集电部插入狭缝时,集电部由于与狭缝接触而破损”这一问题。而且,由于利用作为电极集电端子的多个构件将电极体的集电部夹入,因此能够消除在作为现有技术的具备狭缝的电极集电体中可能会产生的“由于电极集电端子的变形而导致焊接用的激光传过狭缝,从而给电极体带来损伤”这一问题。即,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抑制制造时的电极的集电部的破损和焊接时的电极体的损伤而以良好的成品率进行制造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优选的一个方式中,所述电极体的电极的集电部被汇集成多个组并由所述电极集电端子的所述构件夹持。所述多个组彼此以在所述电极体的层叠方向上不重叠的方式配置。所述多个组在所述电极体的层叠方向上错开高度地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小焊接部在集电部的组的层叠方向上的长度,焊接变得容易。而且,能够减小集电部的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08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极耳自动装配机
- 下一篇:锂离子二次电池和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