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备运行工况数据的动态分布式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70736.9 | 申请日: | 2018-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2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可;柴毅;朱博;朱燕;黄若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胡柯 |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子计算机 工况数据 动态分布式 设备运行 主计算机 权重 缓存 分布式系统 优先级分配 处理模式 动态调整 计算能力 快速处理 数据分配 优先处理 低性能 数据量 按子 带宽 输出 计算机 分配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运行工况数据的动态分布式处理方法,它包括:输入工况数据并缓存,为工况数据分配优先级;计算出子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权重;计算出子计算机带宽的权重;得出子计算机的性能值;主计算机按子计算机性能值之比及数据优先级分配数据;将不包含高优先级的少量数据分配给低性能值子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后主计算机对所有数据进行汇总输出。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数据的快速处理,能够让高优先级的数据优先处理使得紧急情况能及时得到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并且可以根据子计算机数量及要处理的数据量大小动态调整处理模式充分发挥分布式系统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布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设备运行工况数据的动态分布式处 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集成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中,主流的数据处理方式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 种。其中集中式处理在小型场景和中小型规模应用中占据有绝对地位,这种方式对 计算机的性能要求较高,并且随着数据规模的增大而使计算量和处理量呈现几何级 增长。当前,微型计算机性能快速发展,使用日益普及,采用分布式处理将大量数 据分散到各个子计算机上处理具有现实意义。
在分布式处理中,需要将数据分布到每台子计算机处理,各使用方根据具体的 需要,增减子计算机来扩大或者缩小整个系统。在工业应用场景中(特别是对于设 备运行工况的监测监控中),分布式处理尚未得到普及,其原因在于存在设备运行 的重要数据得不到优先处理、分发数据方法不合理导致计算机性能发挥严重偏移等 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设备运行工况数据的动态分 布式处理方法,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处理,能够让优先级的数据优先处理使得紧急情况能及时得到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设备运行工况数据的动态分布式处理方法,它包括有: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采集设备运行的工况数据,并存入缓存中,对缓存数据进行优先级编号;
S2:根据每台子计算机计算能力的大小,计算每台子计算机处理能力权重作为 第一权重;
S3:根据主计算机和每台子计算机之间的传输网络,计算主计算机与每台子计 算机之间的网络带宽,确定每台子计算机带宽权重作为第二权重;
S4: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计算出每台子计算机的性能值,按性能值之 比分配工况数据量,并且把优先级为第一等级的工况数据分配给性能值大的子计算 机;
S5:主计算机读出缓存数据,并多路输出分配给每台子计算机处理;
S6:当需要处理少量的工况数据且其中不包含有优先级为第一等级的工况数据时,把数据分配给性能值低的计算机;
S7:当所有的子计算机把工况数据处理好后,发给主计算机汇总输出。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优先级编号步骤如下:
S11:将来自设备不同部分的数据编上不同的优先级;
S12:核心部分数据的优先级等级定为第一等级,并作为最高等级;次核心部 分的数据优先级等级定为第二等级,并作为一般等级;其余部分的数据优先级等级 定为第三等级,且作为最低等级。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根据每台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得到第一权重,所述第 一权重之和为1;所述第一权重的分配步骤具体如下:
S21:子计算机Hi的处理能力通过对一定数据的处理时间Pi来衡量;对应的处 理时间Pi越小,即1/Pi越大,表明该节点的计算能力越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07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