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古建筑或木质结构的地仗防火涂料、防火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0418.2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2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冬平;孟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漳平众知防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5/18;C09D7/61;C09D7/6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杨静安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古建筑 木质 结构 防火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古建筑或木质结构的地仗防火涂料、防火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防火涂料领域。这种地仗防火涂料包括配合使用的防火泥和防火液,其中防火泥包括:骨料、生物质粉末、石墨、硼酸锌、纳米二氧化硅以及增韧剂;防火液包括:无机硅阻燃剂、防水剂、润湿剂、分散剂以及消泡剂。这种地仗防火涂料,粘结力强、硬度高、韧性和耐候性好、不易开裂和脱落,且能抵抗上千摄氏度的高温烈火燃烧,在遇到明火时能逐渐固化如石,隔离高温,保护木材不被引燃,从而保护建筑不被焚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火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古建筑或木质结构的地仗防火涂料、防火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灰地仗(简称地仗)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其是由砖面灰、猪血料以及麻、布等材料包裹在木构件表层形成的灰壳,主要起保护木构件的作用。由于在传统古建筑中,会在地仗壳的表面涂刷油漆,做“国漆”、彩绘,所以地仗又是油漆的基层。
以北京故宫为代表的国家级文物古建筑瑰宝,以吊脚木楼为代表的民族风貌原生态的传统村寨,还有全国各地的寺庙和道观,都代表着中国建筑工匠技术百年的历史,是不可再生的国家宝藏。然而,由于历史成因,这些国家宝藏大多用木结构建筑或用大量木材装饰,房屋地面火灾隐患很大,各地焚毁古城、古庙、古村落的火灾时有发生。
传统的猪血泥地仗浆料不具有防火(阻燃)功能,当建筑遇到明火后,传统地仗壳被烧裂脱落,火焰则可直接燃着木材,引起火灾,造成保护建筑被损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古建筑或木质结构的地仗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提高古建筑或木质结构的防火性能,避免其遇到明火后被焚烧损坏。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古建筑或木质结构的防火泥,可用于制备上述地仗防火涂料。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古建筑或木质结构的地仗防火涂料,其包括配合使用的防火泥和防火液;
防火泥按重量份数计包括:骨料32~46份、生物质粉末4~6份、石墨1~2份、硼酸锌0.3~0.7份、纳米二氧化硅0.5~1.5份以及增韧剂2~4份;
防火液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无机硅阻燃剂32~38份、防水剂11~15份、润湿剂0.1~0.4份、分散剂0.1~0.3份以及消泡剂0.01~0.1份。
一种上述地仗防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按重量份数,将骨料、生物质粉末、石墨、硼酸锌、纳米二氧化硅和增韧剂混合,得到防火泥;
按重量份数,将无机硅阻燃剂、防水剂、润湿剂、分散剂和消泡剂混合,得到防火液;
将防火泥与防火液按照质量比1:0.8~1.2混合。
一种用于古建筑或木质结构的防火泥,其按重量份数计包括:骨料32~46份、生物质粉末4~6份、石墨1~2份、硼酸锌0.3~0.7份、纳米二氧化硅0.5~1.5份、增韧剂2~4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例如包括: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地仗防火涂料,其包括配合使用的防火泥和防火液,即在使用前,将防火泥与防火液在室温下搅拌均匀即可。这种地仗防火涂料可以作为地仗层,并能在该防火涂料层上涂抹古建筑的猪血泥层,做成古建筑或仿古建筑的木柱、木梁和木质围护板上传统的“地仗壳”,既可以对其进行彩绘,又能有效防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漳平众知防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漳平众知防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04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