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燃气使用安全防护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0244.X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5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福;刘亚利;邓艳涛;邓浩丰;邓艳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乾元智能江苏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燃气 使用 安全 防护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燃气使用安全防护系统及其方法,其中,所述防护系统包括安全云服务平台、智能终端、报警设备、安全物联模块、小区联防模块、通讯模块;所述防护方法包括以下环节:用户实名注册、报警设备定位安装、燃气入户环节、发生危险系统处理环节。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反应迅速、可靠、低运营成本、效果良好的燃气安全小区联防方法,更好地解决人为倒气、注水、掺假、实名使用的问题,降低燃气泄漏、一氧化碳超标、温度异常的燃气使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使用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燃气使用安全防护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居民居住越来越集中,楼层建筑越建越高的同时居住在同一栋楼上的住户也越来越多,出现了管道燃气逐步替代瓶装燃气使用的趋势。当燃气泄漏发生时,本楼住户和相邻其他楼的住户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无法及时进行疏散处置。甚至住户在上班时间即使接到家里燃气远程报警,也无法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及时处置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使用燃气的人员比较集中的餐饮单位、工矿企业一旦发生燃气泄漏极易发生群死群伤。燃气泄漏目前已经不是某家、某户、某单位的问题,而是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社会事件,原有的独立声光报警装置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燃气安全防护的要求。
目前国内包括液化石油气等瓶装燃气在防止人为倒气、注水、掺假、实名使用定位环节管理还很薄弱,也不能防范瓶装燃气在使用过程中的燃气泄漏问题。
住户、商户、工矿企业等燃气用户目前自行采购安装燃气报警器检测燃气泄漏情况,如检测到燃气泄漏现场进行声光报警的同时以互联网方式实现用户在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上查看远程报警。燃气报警时网络必须确保畅通否则报警无法送达住户手机。住户接到燃气泄漏报警但家中无人,无法进行有效的现场处理及时消除隐患。同时燃气泄漏报警后,危险范围内其他住户和物业人员并不知道该住户燃气已经泄漏,无法协助泄漏住户及时处理泄漏隐患。
目前国内燃气使用安全责任保险缺失,燃气一旦泄露发生燃爆事故,为住户、商户、工矿企业自身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同时造成周围人员、财产损失,目前缺少保险体系有力支撑,同时保险公司苦于没有相关大数据技术支持无法提供准确、合理的燃气保险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反应迅速、可靠、低运营成本、效果良好的燃气安全小区联防系统和方法,更好地解决人为倒气、注水、掺假、实名使用的问题,降低燃气泄漏、一氧化碳超标、温度异常的燃气使用风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燃气使用安全防护系统,包括:
安全云服务平台:用于接收其他设备、模块发送来的信息,并发送信息给其他设备模块;
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为具有信息处理、移动通讯、定位功能的设备;所述智能终端安装有安全云APP或者微信小程序;
报警设备:所述报警设备为复合燃气报警器,能够进行声、光、语音报警;
安全物联模块:所述安全物联模块与所述报警设备相连,所述安全物联模块接受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的信息,并存储信息,并将报警信息和危险信息上传至燃气安全云服务平台;针对瓶装燃气用户和管道燃气用户,在安装有燃气应急阀的燃气管上另行安装燃气管道发电机,燃气管道发电机与安全物联模块相连为其电池充电;
小区联防模块:接受安全物联模块发送的信息,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包括NBIoT通讯、LoRa无线通讯和蓝牙通讯。
一种物联网的燃气使用安全防护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环节:
环节1):用户实名注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乾元智能江苏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乾元智能江苏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02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