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T/CT数据时相匹配的重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8898.9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0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褚政;徐怿弘;叶宏伟;郭洪斌;江浩川;王瑶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1/00 | 分类号: | G06T11/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t ct 数据 匹配 重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T/CT数据时相匹配的重建方法,直接对PET符合数据的总集进行含衰减系数的重建,得到重建图像A,对子符合数据集进行不含衰减系数的重建得到图像数据集B1到BN共N组图像,对图像进行归一化,同时对B1‑N共N组图像选取特定亮度,对于B1‑BN中的任意一组图像n,计算通过A,AT,Bn,BnT的demon估计误差公式,通过最佳匹配PET门控图像作为参考图像,对其他图像进行匹配操作,获得相同门控下的其他图像,并进行图像合并操作,得到合并图像Bc,最终结果BF=BnAC/Bn*Bc,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了CT与PET图像的匹配度的PET/CT数据时相匹配的重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T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PET/CT数据时相匹配的重建方法。
背景技术
PET/CT是一种结合了CT(X射线计算机断层)和PET(正电子发射断层的设备。CT给予人体的基本结构特征,PET给予人体的潜在的病变特征。CT图像和PET图像会同步的融合显示,提供给临床医生评估病人病情。同时,在实际信号处理时,CT数据额外提供PET重建的衰减信息。
在PET呼吸重建中,扫描的符合数据会被划分为多个时相的子数据。每一个子数据对应病人的特定的呼吸相位。常用的CT扫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利用CT快速扫描,直接将扫描的CT结果加载在PET上,PET图像与CT图像会容易出现融合错位的问题。另一种是在CT使用4D扫描方式,获取门控信息。这种方式能通过CT门控和PET门控匹配,达到减小运动伪影的目地,但会增大病人的X射线扫描剂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了CT与PET图像的匹配度的PET/CT数据时相匹配的重建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ET/CT数据时相匹配的重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CT图像在图像域转换为衰减系数分布;
(2)通过投影算法将步骤(1)中的衰减系数从图像域转化到投影域,其中投影算法是指按照PET检测器坐标,对于成对的检测器路径上的衰减值进行路径积分,之后进行指数运算获得;
(3)PET符合数据通过门控分为多个子符合数据集;
(4)直接对PET符合数据的总集进行含衰减系数的重建,得到重建图像A;
(5)对子符合数据集进行不含衰减系数的重建得到图像数据集B1到BN共N组图像;
(6)对图像A进行归一化操作,选取特定的亮度作为阈值点,对图像进行归一化,同时对B1-N共N组图像选取特定亮度,进行图像亮度归一化;
(7)对B1-BN进行噪声平滑操作;
(8)B1-BN分别对A进行互信息转化,得到B1T,B2T…到BNT共N组B的互信息转化图像,以及A1T…ANT这N组A的互信息转化图像;
对于两组图像上的特定亮度m和f,互信息的定义为
p(m,f)是m和f的联合概率分布,p(m)和p(f)是图像M,F在灰度域的分布,M,F是原始图像,当计算出I(M,F)后,M和F的互信息映射图像根据
计算;
(9)对于B1-BN中的任意一组图像n,计算通过A,AT,Bn,BnT的demon估计误差公式;
(10)提取E1-EN多组误差估计数,其中最小值所在的PET门控编号,即是CT图像与PET多组数据中对应的最佳门控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88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