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耐受渗透比的10kV配电线路分布式电源定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8646.6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8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明;张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耐受 渗透 10 kv 配电 线路 分布式 电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基于耐受渗透比的10 kV配线路分布式电源定容方法。该方法采集待定容的对象线路所在区域的配电线路特征参数数据;将各类配电线路的特征参数变化范围划分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线路的分布式电源定容问题,特别涉及基于耐受渗透比的10kV分布式电源定容方法。
背景技术
分布式电源的应用以接入配电网运行为主,其接入使单电源放射型的传统网络变成多电源分散分布的有源网络。当分布式电源接入不合理,会带来电压越限和波动等问题,影响配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因此有必要对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进行定容。
分布式电源定容是大规模的多约束条件的非线性优化问题,定容任务是在已确定的网架信息和给定负荷预测的基础上,以系统的运行成本最小、安全稳定和环境效益最大等为目标,选择合适的分布式电源类型,合理地确定分布式电源安装容量和安装位置。目前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定容的建模方法面临着以下问题:(1)在实际工程中建模困难,求解复杂甚至无法求解;(2)对于大量同类配电线路,需要依次计算,不具有普适性。随着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的广泛应用,对在工程应用中,如何根据有限的数据,以合理、简洁的方法确定满足要求的分布式电源定容方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耐受渗透比的10kV配电线路分布式电源定容方法,以指导大量实际配电线路的分布式电源容量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定容问题,使得分布式电源容量配置过程更加简单直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基于耐受渗透比的10kV配电线路分布式电源定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待定容的对象线路所在区域的配电线路特征参数数据;
(2)将配电线路分类为电缆和架空线路,分别构建基态线路模型;
(3)将各类配电线路的特征参数变化范围划分为H个大小相同的特征参数小区域,H为设定值;
(4)在每个特征参数小区域内取极端情况,在基态线路模型上进行非基态折算,并通过耐受渗透比计算模型计算耐受渗透比值;
(5)分别汇总电缆和架空线路在各个特征参数小区域内的耐受渗透比值,形成耐受渗透比推荐表;
(6)根据待定容的对象线路的特征参数,参照耐受渗透比推荐表,进行分布式电源容量配置。
所述的特征参数包括:主干线长度L、配变平均负载率α、母线平均电压U0和平均功率因数
所述的基态线路模型的构建步骤包括:
(2-1)从待定容的对象线路所在区域选取一条同类型的配电线路,将所选取的配电线路的拓扑结构作为基态线路模型的拓扑结构;
(2-2)将待定容的对象线路所在区域的配电线路的特征参数平均值作为基态线路模型的特征参数的基态值。
所述的极端情况为: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线路末端接入,主干线长度最大,配变平均负载率最小,母线平均电压最大和平均功率因数最大。
所述的非基态折算的步骤包括:
(4-1)将所述基态线路模型的各个配变的有功负荷按配变平均负载率的最小值与配变平均负载率的基态值的比例进行折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86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电感参数设计的无缝切换控制方法
- 下一篇:分布式家庭储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