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68228.7 | 申请日: | 2018-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0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志;梁同利;刘诚;王学锋;王明超;郑春雷;宋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D5/26 | 分类号: | G01D5/26;G01H9/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光纤 传感 系统 地理位置 修正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系统用传感光缆总长及监测对象的地理空间距离,根据监测对象的地理环境及监测需求设置报警分区,确定各报警分区起始点的传感光缆位置及地理位置,计算各报警分区段对应的传感光缆长度及地理空间距离,并作为修正参数进行存储,当发生报警事件后,确定报警点所处的报警分区,再根据该报警分区修正参数对报警点地理位置进行修正计算,为应急部门处理提供帮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
背景技术
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基于OTDR原理来监测传感光缆沿线的振动、温度等物理量的变化,光缆沿线振动、温度等环境发生变化会导致对应位置光缆折射率的改变,而影响后向散射光强,通过监测散射光强变化的时间点即可计算出其位置信息,实现对传感光缆沿线振动、温度变化等扰动事件的监测及定位,可广泛应用于通讯光缆、长输管线的安全防护,对第三方破坏行为、泄漏等事件进行预警。
现有同类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所监测的报警位置实际上是为对应位置传感光缆的长度,而应用现场所用的传感光缆由一盘盘光缆熔接而成,一盘光缆长度通常约为800米,每次熔接操作中考虑到日后使用过程中维修的需要,通常会预留几十米的光缆冗余,因此传感系统对报警的事件的定位结果与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有不确定的误差,影响应急维修单位对入侵事件的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修正报警事件传感光缆与实际地理位置之间的不确定性误差,对报警事件实际地理位置准确定位,为应急维修提供帮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确定系统传感光缆总长及监测对象的地理空间距离;
步骤S200:根据监测对象的地理环境及安全监测要求设置报警分区;
步骤S300:确定各报警分区起始点的传感光缆位置及地理位置;
步骤S400:计算各报警分区段对应的传感光缆长度及地理空间距离,作为修正参数进行存储;
步骤S500:当发生报警事件后,确定报警点所处的报警分区,再根据该报警分区修正参数对报警点地理位置进行修正计算。
上述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中,在步骤S200中,报警分区的设置需要考虑监测对象所经过不同区域的环境噪声情况和监测要求。
上述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中,在步骤S300中,各报警分区起始点的传感光缆位置可通过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标定或光缆米标来确定。
上述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中,在步骤S400中,各报警分区段对应的传感光缆长度利用各报警分区段起始点的传感光缆位置做差计算,并与分区地理空间距离共同作为修正参数进行存储。
上述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在步骤S500中,对报警点地理位置修正计算的公式如下:
其中,P为修正后报警点地理位置,A为报警点在该报警分区位置,L为该报警分区传感光缆长度,M为该报警分区地理空间距离。
上述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报警分区地理空间距离利用报警点序号乘以系统空间采样间隔获得。
上述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中,系统空间采样间隔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82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