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碱金属中毒的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67732.5 申请日: 2018-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8607602B 公开(公告)日: 2021-12-03
发明(设计)人: 张登松;施利毅;查凯文;李红蕊;张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9/85 分类号: B01J29/85;B01J37/30;B01D53/86;B01D53/56
代理公司: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代理人: 顾勇华
地址: 200444***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碱金属 中毒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抗碱金属中毒的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可用于固定源和移动源排放的氮氧化物脱除。本发明的要点是:使用新型碱金属离子捕获方法,通过离子交换机理将碱金属离子固定于锰钡矿氧化物的孔道内,从而分子筛的催化活性并不会受到影响,抗碱金属中毒能力大大提高。本催化剂使用分子筛提供SCR催化活性,拥有活性高、选择性好、温度窗口宽等优势。利用锰钡矿氧化物来捕获碱金属离子,有效地提高了催化剂的抗碱金属中毒的能力。本方法具有对环境友好、生产工艺简单、适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等优点,可用于固定源和移动源排放的氮氧化物脱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碱金属中毒的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锰钡矿锰钛氧化 物增强Cu-SAPO-34分子筛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众所周知,氮氧化物会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和雾 霾,也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直接性的伤害。目前,各种技术手段已经被用于控制减少氮 氧化物排放,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在常用的氮氧化物脱除技术中最为成熟,其中 以NH3为还原剂的催化技术研究最为常见。自1986年以来,过渡金属离子交换的分子筛系列 催化剂因为优异的催化性能而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中,对于CHA型的Cu-SSZ-13分 子筛的研究已经有了非常多的报道。近段时间,Cu-SAPO-34催化剂因其更好的SCR催化活性、 氮气选择性和水热稳定性而被认为是非常出色的催化剂。所以,过渡金属离子交换的分子筛 催化剂拥有着非常大的潜力。

在实际应用中,废气粉灰中的碱金属与碱土金属会引起催化剂活性的剧烈下降。许多研 究者指出,碱金属会造成催化剂孔道堵塞并覆盖催化剂表面,更为致命的是表面酸位的下降 会影响氨的吸附,从而正常的SCR反应便不能发生。事实上,在碱金属中毒的机理上与高效 抗碱金属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上已经开展了相当多的研究工作。例如,吴忠标等人(Wang,P.; Wang,H.;Chen,X.;Liu,Y.;Weng,X.;Wu,Z.J.Mater.Chem.A 2015,3,680-690.)利用离子交 换的钛纳米管作为SCR催化剂的载体,其表面丰富的羟基使得酸性位的浓度和强度得到提高, 从而增加抗碱金属能力。李俊华等人(Peng,Y.;Li,J.;Shi,W.;Xu,J.;Hao,J.Environ.Sci. Technol.2012,46,12623-12629.)通过其他活性组分的掺杂来提高抗碱金属性能,同时开发了 一种新型的电泳法使碱金属中毒后的催化剂重生。总而言之,传统的抗碱金属中毒的方法一 般是增加酸位和活性位点,但是这些举措收益并不明显,不能完全满足SCR催化剂实际应用 中的抗碱金属中毒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脱硝催化剂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抗碱金属中毒的脱硝催 化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活性好、选择性好、抗碱 金属中毒能力强、制备工艺简单的特点,适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碱金属中毒的脱硝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的结构为:提供催化活性的分子 筛在材料内部,捕获碱金属离子的锰钡矿型氧化物在材料外部提供保护功能。

一种制备上述的抗碱金属中毒的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 为:

a.将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锰和碳酸钾按24:4:3的摩尔比经过充分研磨后在1000~1200 ℃下煅烧8~10h得到锰钡矿型氧化物。

b,用酸处理将锰钡矿型氧化物孔道内的钾离子洗出,酸处理时间为3~8h,得到酸处理后 的锰钡矿型氧化物;

c.将Cu-SAPO-34分子筛与步骤b所得酸处理后的锰钡矿型氧化物按9:1的质量比置于去 离子水中充分混合,去除水,剩余固体干燥,得到抗碱金属中毒的脱硝催化剂。

上述的Cu-SAPO-34分子筛的制备方法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7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