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MOLED时序控制电路的时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7213.9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2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兴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25 | 分类号: | G09G3/3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2015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moled 时序 控制电路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AMOLED时序控制电路的时序控制方法,包括初始化阶段:电源电压处于低电位状态,数据信号线处于关断状态或者低电位使有机发光二极管中无电流通过,有机发光二极管不发光;调整阶段:第二薄膜晶体管打开;数据写入阶段:第二节点写入数据信号线提供的电压,第二薄膜晶体管关闭;保持阶段:第二节点保持数据写入阶段写入的数据信号线提供的电压;驱动阶段:第二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及第五薄膜晶体管打开,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上述时序控制方法中,通过对电源电压高低电平的调节实现对有机发光二极管亮暗的控制,由于通过对电源电压高低电平的控制,减小了延迟时间,提高了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调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MOLED时序控制电路的时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AMOLED时序控制电路,AMOLED像素驱动电路为7T1C结构,即七个薄膜晶体管加一个电容的结构,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0、第二薄膜晶体管T20、第三薄膜晶体管T30、第四薄膜晶体管T40、第五薄膜晶体管T50、第六薄膜晶体管T60、第七薄膜晶体管T70及电容C10,其中,第一薄膜晶体管T10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二扫描控制信号线S2,第一端电性连接于数据信号线DATA,第二端经由第一节点N10电性连接于第二薄膜晶体管T20的第一端及第四薄膜晶体管T40的第一端;第二薄膜晶体管T20的栅极经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N20,第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N10,第二端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N30;第三薄膜晶体管T30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二扫描控制信号线S2,第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N30,第二端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N20及第六薄膜晶体管T60的第一端;第四薄膜晶体管T40栅极电性连接于发光信号线En,第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N10,第二端电性连接于电源电压ELVDD;第五薄膜晶体管T50栅极电性连接于发光信号线En,第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N30,第二端电性连接于有机发光二级管D10的阳极及第七薄膜晶体管T70的第二端;第六薄膜晶体管T60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扫描控制信号线S1,第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三薄膜晶体管T30的第二端,第二端电性连接于第七薄膜晶体管T70的第一端及参考电压信号线VINT;第七薄膜晶体管T70的栅极连接第二扫描控制信号线S2,第一端电性连接于第六薄膜晶体管T60的第二端及参考电压信号线VINT,第二端电性连接于第五薄膜晶体管T50的第二端及有机发光二级管D10的阳极;电容C10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N20,另一端连接连接于电源电压ELVDD;有机发光二极管D10的阳极电性连接于第五薄膜晶体管T50的第二端及第七薄膜晶体管T70的第二端,阴极接地。
上述AMOLED时序控制电路中,通过控制电源电压的通断电实现对有机发光二极管亮暗的调节,但由于对电源电压的通断电过程中,存在延迟时间,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调节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MOLED时序控制电路的时序控制方法,该时序控制方法通过对电源电压高低电平的调节实现对有机发光二极管亮暗的控制,由于通过对电源电压高低电平的控制,减小了延迟时间,提高了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调节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AMOLED时序控制电路的时序控制方法,包括:
进入初始化阶段,电源电压处于低电位状态,发光信号线提供低电位,第四薄膜晶体管及第五薄膜晶体管打开,第三节点的电压等于有机发光二极管阳极的电压,扫描控制信号线提供低电位,第一薄膜晶体管及第三薄膜晶体管打开,第二节点的电压等于有机发光二极管阳极的电压,第二薄膜晶体管打开,电源电压处于低电位状态、数据信号线处于关断状态或者提供低电位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中无电流通过,有机发光二极管不发光;
进入调整阶段,所述调整阶段结束时,电源电压等于电源负电压或提供高电位状态,发光信号线提供高电位,第四薄膜晶体管及第五薄膜晶体管关闭,有机发光二极管不发光,扫描控制信号线提供高电位,第一薄膜晶体管及第三薄膜晶体管关闭,第二节点的电压保持等于有机发光二极管阳极的电压,第二薄膜晶体管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72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