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输光子轨道角动量的光子晶体光纤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5610.2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8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罗文勇;张洁;严垒;杜城;雷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锐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2 | 分类号: | G02B6/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 光子 轨道角动量 晶体 光纤 | ||
1.一种传输光子轨道角动量的光子晶体光纤,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环形纤芯(1),所述环形纤芯(1)内设有与其共圆心的纤芯空气孔(10);
环形微孔层,所述环形微孔层设于所述环形纤芯(1)外侧,所述环形微孔层上开设有形状相同的微孔(2),多个所述微孔(2)等间距布置并共同形成近圆环形区域,所述近圆环形区域与所述纤芯空气孔(10)共圆心,所述近圆环形区域沿所述光纤径向向外依次布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近圆环形区域上的微孔(2)的数量为该近圆环形区域序数*6;每一所述近圆环形区域上的相邻两所述微孔(2)之间沿所述光纤径向形成长条状的支撑壁(20);
包层(3),所述包层(3)设于所述环形微孔层外侧,并与所述环形纤芯(1)共圆心;以及,
所述微孔(2)远离所述纤芯空气孔(10)的边沿与位于该微孔(2)两侧的所述支撑壁(20)相接处均设有第一倒角(21);和/或,
所述微孔(2)靠近所述纤芯空气孔(10)的边沿与位于该微孔(2)两侧的所述支撑壁(20)相接处均设有第二倒角(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光子轨道角动量的光子晶体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圆环形区域设有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光子轨道角动量的光子晶体光纤,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近圆环形区域上的各所述微孔(2)靠近所述纤芯空气孔(10)的边沿相连接并形成与所述纤芯空气孔(10)同心的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光子轨道角动量的光子晶体光纤,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近圆环形区域上的各所述微孔(2)远离所述纤芯空气孔(10)的边沿相连接并形成与所述纤芯空气孔(10)同心的圆形。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传输光子轨道角动量的光子晶体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壁(20)厚度h小于光的半波长,其中波长为1550n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光子轨道角动量的光子晶体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纤芯(1)的内径d为5.0μm~7.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光子轨道角动量的光子晶体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纤芯(1)的外径D1为6.5μm~8.0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光子轨道角动量的光子晶体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层(3)外还设有涂层(4)。
9.一种传输光子轨道角动量的光子晶体光纤,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环形纤芯(1),所述环形纤芯(1)内设有与其共圆心的纤芯空气孔(10);
环形微孔层,所述环形微孔层设于所述环形纤芯(1)外侧,所述环形微孔层上开设有呈玉米粒形状的微孔(2),多个所述微孔(2)等间距布置并共同形成近圆环形区域,所述近圆环形区域与所述纤芯空气孔(10)共圆心,所述近圆环形区域沿所述光纤径向向外依次布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近圆环形区域上的微孔(2)的数量为该近圆环形区域序数*6;每一所述近圆环形区域上的相邻两所述微孔(2)之间沿所述光纤径向形成长条状的支撑壁(20);
包层(3),所述包层(3)设于所述环形微孔层外侧,并与所述环形纤芯(1)共圆心;以及,
所述微孔(2)远离所述纤芯空气孔(10)的边沿与位于该微孔(2)两侧的所述支撑壁(20)相接处均设有第一倒角(21);和/或,
所述微孔(2)靠近所述纤芯空气孔(10)的边沿与位于该微孔(2)两侧的所述支撑壁(20)相接处均设有第二倒角(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锐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锐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56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