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烹饪器具及其排气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5572.0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0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荣;刘礼发;史马杰;王洪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3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3120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器具 手动排气 排气控制 提示用户 预热 食物量 温度点 预加热 保压 开盖 用时 加热 申请 食用 安全 记录 | ||
一种烹饪器具的排气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加热阶段,对应该烹饪器具开始工作至上压前的阶段,当温度达到预热温度时,进入步骤S2,记录此阶段的用时t0;S2、上压阶段,继续加热上压,当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时进入步骤S3,该第一温度大于前述预热温度;S3、保压阶段,维持该第一温度一定时间,结束后进入步骤S4;S4、自然冷却阶段,当温度达到T时提示用户此时能够执行手动排气动作;其中,温度T的值依据t0确定。本申请依据t0判断食物量的多少,进而确定可安全手动排气的温度点。本申请可以安全并及时提示用户手动排气以快速开盖食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排气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作为常见的烹饪器具广泛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厨房中,电压力锅在烹饪时锅内是高压气体,在烹饪结束后需要排气至安全气压后才能开盖。有部分电压力锅是没有配置电子自动排气装置,在烹饪结束后用户需要等待锅内冷却到无压状态开盖,或按动锅盖本体上的排气按钮推动限压阀偏位进行排气。等待自然冷却的时间会由于锅内食物量和锅内压力的不同而有长短,一般压力越大食物量越多,冷却时间越长。如果用户想提前开盖食用,则需要去按动排气按钮,而人为操作排气按钮是很难掌握排气时间点,如果锅内压力大,食物量多,容易在按压排气时造成锅内食物溢出,严重者甚至会被排出的蒸汽或溢出的食物烫伤。
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排气控制方法,能够安全且及时地提醒用户手动排气。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烹饪器具的排气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加热阶段,对应该烹饪器具开始工作至上压前的阶段,当温度达到预热温度时,进入步骤S2,并记录此阶段的用时t0;S2、上压阶段,继续加热上压,当温度达到第一温度时进入步骤S3,该第一温度大于前述预热温度;S3、保压阶段,维持该第一温度一定时间,时间结束后进入步骤S4;S4、自然冷却阶段,当温度达到T时提示用户此时能够执行手动排气操作;其中,温度T的值依据t0确定。
本申请排气控制方法依据不同的食物量确定用户可安全排气的温度点,在达到该安全温度点后及时提示用户可进行手动排气以快速开盖食用,因为已达安全温度,锅内处于安全压力状态,用户排气不会出现锅内食物汤汁溢出的危险,比较安全。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t0长时所对应的T值比t0短时所对应的T 值低。因为t0长代表食物量多,液面高;相比t0短,液面低的情况,相应的安全排气时间点时的温度应更低,锅内压力应更小,避免用户排气时出现锅内食物汤汁溢出的危险。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当t0大于等于15时,温度T值为102°。依据发明人的实验数据,当t0大于等于15时,锅内食物量大于锅内容量的 2/3,T值应设为较低的值,约102°。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当t0小于9时,温度T值为106°。依据发明人的实验数据,当t0小于9时,锅内食物量小于锅内容量的1/3,T值应设为较高的值,约106°。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当t0大于等于9且小于15时,温度T值为 104°。依据发明人的实验数据,当t0大于等于9且小于15时,锅内食物量介于锅内容量的1/3至2/3之间,T值应设为不高不低,约104°。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1中,所述预热温度为65°。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2中,前述上压阶段的第一温度为 105-120°,在步骤S3中,上述保压阶段的第一温度维持时间为10-50分钟。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4中,当温度达到T时,指示灯显示提示用户此时能够执行手动排气动作以快速开盖。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4中,当温度达到T时进入保温并提示音提示用户完成烹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5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