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指纹识别匹配快速接入的Wi-Fi联网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4878.4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3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联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W12/06;H04W1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黄耀钧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录入 指纹 快速接入 联网设备 指纹识别 匹配 接入点 客户端 设备连接过程 传输用户 记忆功能 设备形态 身份识别 无线信号 用户隐私 指纹匹配 指纹信息 近距离 可存储 可移动 特征码 泄漏 客户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指纹识别匹配快速接入的Wi‑Fi联网设备,包括接入点录入指纹、客户端录入指纹和指纹匹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采用指纹识别匹配快速接入的Wi‑Fi联网设备设计合理,客户端录入指纹对客户端的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制,不需要两个设备进行近距离的接触才能够实现身份识别,设备无论是否可移动均适用,接入点录入指纹可存储用户录入的指纹,具有记忆功能,不用每次使用都要录入指纹一次,使设备连接过程极度简化,改进安全性的方法无需在无线信号中传输用户的指纹信息或特征码,避免了用户隐私的泄漏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网设备,具体为一种采用指纹识别匹配快速接入的Wi-Fi联网设备,属于电子信息传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所有通过Wi-Fi进行无线网络连接的设备,在使用中首先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连接一个Wi-Fi网络,通常用户要把一个设备加入一个Wi-Fi无线网络,需要指定该网络的SSID,如果是加密模式,还需要输入密码,在手机上,这些操作流程相对比较简便,而在其它设备上则不太方便,通常需要用手机或者电脑先连接设备,进入设备的配置管理页面进行设置,这个过程相对比较繁琐,而且要求用户了解一些技术背景。
有一些简化Wi-Fi连接流程的技术,例如:
Wi-Fi联盟所推出的WPS(Wi-Fi Protected Setup)标准,该标准推出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长久以来无线网络加密认证设定的步骤过于繁杂艰难之弊病,使用者往往会因为步骤太过麻烦,以致干脆不做任何加密安全设定,因而引发许多安全上的问题,WPS用于简化Wi-Fi无线的安全设置和网络管理,它支持两种模式:个人识别码(PIN)模式和按钮(PBC)模式。其中PIN模式因为PIN码过于简单,容易被暴力破解,且需输入PIN码的操作,既不安全也不方便,已很少被采用。PBC模式让用户通过在客户端和接入点上同时(一段时间窗口内)按下PBC按钮完成认证和接入,相对来说,这种方式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
在Wi-Fi智能家居设备中使用较多的方式是利用手机辅助,手机通过扫描条码或二维码的方式读取待接入设备的特定编码,然后手机连接接入点设备(通常是路由器或支持Wi-Fi接入的智能网关),将待接入设备的特定编码发送给接入点设备,完成认证和接入,这种模式下,待接入设备和接入点设备之间需要以自定义的私有协议完成SSID,密码,加密方式,无线信道等参数的协商。
另一种是利用NFC技术,在待接入设备上配置NFC标签作为被动设备,在接入点设备上配置NFC主动设备,可发送短距离射频信号,读取被动设备的编码信息。当待接入设备发起Wi-Fi接入请求时,发送同样的编码信息给接入点设备,接入点设备与自己通过NFC读取到的编码信息对比,若匹配一致,则允许完成认证和接入,建立Wi-Fi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指纹识别匹配快速接入的Wi-Fi联网设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采用指纹识别匹配快速接入的Wi-Fi联网设备,包括
接入点录入指纹,用户扫描接入点,设备记录下指纹信息。
客户端录入指纹,用户扫描客户端,设备记录下指纹信息。
指纹匹配,接入点收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帧,并与自己保存的指纹信息或特征码进行比较。
一种采用指纹识别匹配快速接入的Wi-Fi联网设备,其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接入点在发送的beacon帧中添加私有字段,包含的信息有:支持指纹验证模式接入标志位,加密后的Wi-Fi SSID和接入密码。
步骤2.接入点的指纹扫描识别装置录得有效的指纹输入时,保存该指纹的信息,提取特征码(F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联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联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48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加密方法、数据解密方法及相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疗床的远程故障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