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浇混凝土墙体单侧模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4755.0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9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民;张雪峰;王华;王俊平;袁俊青;田佳学;张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08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准模板 支撑架 立柱 现浇混凝土墙体 侧模板 横梁组件 多块 高度调节机构 模板技术领域 钢材使用量 现浇混凝土 支撑架结构 工作效率 快速安装 锚固组件 竖向设置 水平支架 狭小空间 压力传递 支撑模板 可重复 减小 拆除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单侧模板系统,属于现浇混凝土模板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与竖向设置的模板,支撑架包括立柱与水平支架;立柱上设有高度调节机构;支撑架上连接有锚固组件;模板包括多块依次相接的标准模板以及至少一块与标准模板相接的调节模板;每块标准模板与立柱之间、每块调节模板与立柱之间分别连接有一组横梁组件。本发明提供的现浇混凝土墙体单侧模板系统,支撑架结构简单,钢材使用量少;模板分为多块标准模板及至少一块调节模板,便于在狭小空间内实现快速安装与拆除,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标准模板可重复使用,减小了成本;横梁组件用于支撑模板,将模板的压力传递至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现浇混凝土模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单侧模板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模板系统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模板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并承受模板系统的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地铁车站是呈条状的地下多层结构,其中车站侧墙是一种经现浇工艺与支护体系形成共同受力的复合结构,是地下车站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车站的施工步骤为:自地面施做围护桩→逐层开挖土方→挂网、喷射混凝土→绑扎侧墙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拆模养护。车站侧墙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安装混凝土模板。
车站侧墙施工时由于地下结构内部空间小,无法直接利用吊装设备,一般采用小块模板分段拼装工艺。模板拼装时使用支撑架对其支撑固定。现有技术中的模板拼装工艺存在以下问题:
(1)模板安装及拆除速度慢,模板周转率低,人工用量大,工效低、成本高;
(2)支撑架的钢材使用量较大,由于支撑架采用多点独立支撑,为保证模板刚度和整体稳定性,支撑架的支撑杆件投入数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单侧模板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板安装及拆除速度慢以及支撑架的钢材使用量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墙体单侧模板系统,包括支撑架与竖向设置的模板,所述支撑架包括位于所述模板一侧的立柱,以及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柱底端的水平支架;述立柱上设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用于固定支撑架的锚固组件;所述模板包括多块依次相接的标准模板以及至少一块与标准模板相接的调节模板;每块所述标准模板与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一组横梁组件;每块调节模板与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一组横梁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与所述水平支架之间连接有斜向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与所述水平支架之间还连接有多根斜向支撑杆。
进一步地,每根所述斜向支撑杆的底端均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斜向支撑杆固定位置的调节器;所述调节器设置于所述水平支架上;每根所述斜向支撑杆的顶端均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立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锚固组件包括多根锚固钢筋、连接相邻两根锚固钢筋的套筒,以及与其中一根所述锚固钢筋相连用于将该锚固钢筋固定在所述斜向连接板上的压盘;其中一根所述锚固钢筋贯穿所述斜向连接板与所述立柱;所述锚固钢筋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斜向连接板的设置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包括至少两节柱体,相邻两节柱体由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相连;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内嵌于所述柱体内的内衬管,以及连接所述内衬管与所述柱体的紧固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组件包括横梁、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横梁两侧面的卡扣,以及连接所述横梁与所述卡扣的紧固件;两个所述卡扣分别与所述立柱、所述模板贴合;所述紧固件的一端贯穿所述立柱;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穿进所述模板内。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为倒工字型结构;所述卡扣为[字型结构;所述紧固件为L字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47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合综合管廊建设的雨污水入廊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下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