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抗静电膜的液晶面板及抗静电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3958.8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0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赵之光;何伦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宝明精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H05F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08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静电膜 液晶面板 制备 导电树脂材料 质量百分比 导电树脂 涂布烘干 活性剂 胶黏剂 膜层 涂覆 乙醇 覆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抗静电膜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和抗静电膜(2),所述的抗静电膜(2)覆盖于面板(1)上,所述的抗静电膜(2)为导电树脂材料涂覆在面板(1)上形成的膜层。所述抗静电膜(2)由质量百分比计由20%~40%的乙醇、40%~60%的水、5%~20%的活性剂、0.5%~5%的胶黏剂和0.1%~3%的导电树脂混合后涂布烘干制得。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抗静电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可以提升液晶面板上抗静电膜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面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抗静电膜的液晶面板及抗静电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穿戴等移动电子设备在人们生活中已经不可或缺,这些电子产品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的能否正常工作,是考量一个产品品质的关键。以手机为例,其抗静电能力要求比较高,通常要求能抵抗6KV~12KV电压的静电,抗静电能力不仅体现整机结构和电路设计,还涉及到每个零部件的抗静电能力。液晶模组是手机的第一媒介,位于手机的最前端,最容易被静电击伤。为了抗击静电,通常在液晶面板的外表面制作一层透明导电ITO(氧化铟锡)膜,作为抗静电膜,用银浆把ITO(氧化铟锡)抗静电膜与面板的地相连导通,起到疏通静电的作用,保护液晶面板不被静电击伤。通常这层ITO(氧化铟锡)抗静电膜的面电阻为200Ω/cm2~1000Ω/cm2。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触控和显示一体化成为液晶面板发展方向。所谓触控和显示一体化是指液晶面板集成了触控和显示两个功能,是把触控单元制作在液晶面板的内侧,触控和显示共用一部分电极。触控和显示的控制芯片合二为一,工作时通过芯片的分时扫描技术分别对触控和显示做出响应,两者互不干扰。为了保证抗静电的能力,液晶面板的外表面需要一层抗静电膜,传统ITO(氧化铟锡)抗静电膜,面电阻只能达到千欧级,与地相连通后,吸收掉大部分电荷并降低了触控时电容值的变化和灵敏度,从而影响触控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抗静电膜的液晶面板,来提升抗静电膜的性能,同时提供一种抗静电膜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抗静电膜的液晶面板,包括面板和抗静电膜,所述的抗静电膜覆盖于面板上,所述的抗静电膜为导电树脂材料涂覆在面板上形成的膜层。
进一步地,所述抗静电膜由质量百分比计由20%~40%的乙醇、40%~60%的水、5%~20%的活性剂、0.5%~5%的胶黏剂和0.1%~3%的导电树脂混合后涂布烘干制得。
进一步地,所述的抗静电膜的厚度在20nm~80nm,面电阻为1×107Ω/cm2~1×1010Ω/cm2。
进一步地,所述的面板包括上基板玻璃、滤光片、像素阵列、边框、下基板玻璃和液晶材料,所述的滤光片位于上基板玻璃的内侧,所述的像素阵列位于下基板玻璃的内侧,所述的边框围设在上基板玻璃和下基板玻璃之间空间的边缘,所述的液晶材料填充在在上基板玻璃和下基板玻璃之间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像素阵列所在位置还设置有触控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基板玻璃和下基板玻璃均为薄化基板玻璃,厚度均为0.1mm~0.4mm之间值。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液晶面板上的抗静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混合溶液配制,以质量百分比计,按以下配比配制混合溶液:
乙醇:20%~40%;
水:40%~60%;
活性剂:5%~20% ;
胶黏剂:0.5%~5% ;
导电树脂:0.1%~3%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宝明精工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宝明精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3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