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模具制造手提的装置及手提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63884.8 | 申请日: | 2018-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9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21J3/00 | 分类号: | D21J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模具制造 模具 导液管 制作 模杆 气缸 加工制造领域 机械结构 上端 成型 传送 环保 配合 | ||
1.一种利用模具制造手提的装置,包括:模具(1)、传送带(2)、气缸(3)、模杆(4)、容器(5)、导液管(6);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1)包括:模套(11)、底板(12);
所述模套(11)为金属材质,其上开设由上至下的贯通槽(111),贯通槽(111)的形状为两端相对中间凸,中间相对两端凹的结构;
所述底板(12)设置在模套(11)底部,底板(12)与模套(11)底端铰接,且底板(12)的打开或闭合可以控制;底板(12)的上表面平行设有两凸块(121),在底板(12)与模套(11)底部闭合时,两凸块(121)能对应插入模套(11)的贯通槽(111)的两端,且凸块(121)与贯通槽(111)内壁不接触保留一定间距;
所述模具(1)通过支板设置在传送带的上方;
所述气缸(3)设置在模具(1)上方的支杆上,气缸(3)的一端连接模杆(4),气缸(3)可带动模杆(4)上下移动;
所述模杆(4)为与模套(11)的贯通槽(111)相对应的形状,模杆(4)的两端设有孔槽(41),模杆(4)的两孔槽(41)与底板(12)的两凸块(121)相对应;
所述模杆(4)内部中空,模杆(4)通过导液管(6)与支杆上的容器(5)连通,导液管(6)通过夹子控制通断,模杆(4)的底部设有出液孔(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模具制造手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的上表面的两凸块(121)大小完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模具制造手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电磁线圈(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模具制造手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13)缠绕的形状与贯通槽(111)的形状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模具制造手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6)的长度大于导液管(6)管口(A)到模具的垂直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模具制造手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11)的贯通槽(111)的四周边角为一定弧度。
7.一种手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利用模具制造手提的装置,其手提制作方法如下:
①将配好的成品原液倒入容器(5),夹子打开,原液通过导液管(6)流向模杆(4)内部,再通过模杆(4)底部的出液孔(42)流入模具(1),待原液充满模具(1)的槽时,夹子关闭;
②电磁线圈(13)通电,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模套(11),产生涡流,令模套(11)迅速发热,从而对模具(1)进行一定的温度控制,使原液受热;
③一段时间后,电磁线圈(13)断电,停止加热,冷却一段时间;
④待成型后,底板(12)开关打开,气缸(3)工作,带动模杆(4)向下移动,推挤成型的模型,使模型与模具(1)分离,模型与模具(1)分离后,气缸(3)上移回到原位;
⑤成型的模型下落,掉落至传送带(2),传送带(2)将模型向前传送;
⑥依次重复以上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388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接牢固的接装纸
- 下一篇:一种纤维模塑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