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SMC制品表面性能的方法及其SMC制品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63066.8 | 申请日: | 2018-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5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祥;包涵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九方因赛德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9D167/02;C09D167/06;C09D5/03;C09D7/61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41200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纳米管 表面性能 聚酯粉末 附着力 金属模具型腔 聚酯粉末涂料 聚酯粉末层 涂层耐候性 导电纤维 电离性能 金属模具 针线 模具料 内表面 涂料层 制品层 超强 附着 制作 改进 涂料 复合 | ||
一种改进SMC制品表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作SMC制品时,先对制作SMC的金属模具进行处理,使得金属模具型腔内表面上附着一层包裹碳纳米管的聚酯粉末,然后将SMC原料放在模具料仓中,进行模压,并在模压中让包裹碳纳米管的聚酯粉末复合到SMC制品表面,形成一种带有包裹碳纳米管的聚酯粉末涂料层的SMC制品。本发明采用在SMC制品的表面上包裹一层碳纳米管的聚酯粉末层解决了在SMC制品上涂料容易脱落、附着力不强的问题,其碳纳米管类似于一根根针线连接着涂料层和制品层,然后又因为碳纳米管为超强导电纤维,使得涂层耐候性耐电离性能得到明显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SMC模压成型制作方法及其SMC制品,具体涉及一种利用SMC模内静电喷涂碳纳米管粉末的制作方法及其SMC制品,该种SMC模压成型制作方法及其SMC制品解决了在SMC制品上涂料容易脱落、附着力不强的问题,可广泛用于各种轨道交通内饰的SMC制品及其制作模压工艺中,也可用于其它行业SMC制品及其制作工艺中。
背景技术
SMC(即片状模塑料)模塑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成本低及可大规模生产等特点,SMC模塑料复合材料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在世界上已得到广泛应用。而SMC模压工艺是国内轨道交通内饰部件加工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工艺,其特点是成型时间短、加工精度高、变形量小等特点。但是现有的SMC模压工艺的不足就是现有制作的SMC模压工件表面只能采用油漆喷涂处理,而油漆在轨道交通内饰应用中使用寿命远远达不到要求,不能采用胶衣或与胶衣表面处理工艺性能相同的表面处理工艺。
SMC模压成型过程中要重点注意控制好“3个点”,即3个主要工艺参数:模压温度、模压压力和模压时间,模压温度是模压成型时所规定的模具温度,这一工艺参数确定了模具向模腔内物料的传热条件,对物料的熔融、流动和固化进程有决定性的影响。SMC模塑料在模压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较复杂,由于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物料中心和边缘在成型的开始阶段温差较大,这将导致固化交联反应在物料的内外层不是同时开始。表层料由于受热早先固化而形成硬的壳层,而内层料在稍后的固化收缩因受到外部硬壳层的限制,致使模压制品的表层内常存有残余压应力,而内层则带有残余拉应力,残余应力的存在会引起制品翘曲、开裂和强度下降。因此采取措施尽力减小模腔内物料的内外温差,消除不均匀固化是获得高质量制品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如何采取合适的SMC模压成型工艺,以及表面处理方法制作SMC轨道交通内饰尚有待研究。
通过专利检索没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同技术的专利文献报道,与本发明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1、专利号为CN200910119579.2,名称为“轨道交通用不燃SMC聚酯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不燃SMC聚酯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不燃SMC聚酯模塑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不饱和聚酯树脂50~70份、低收缩添加剂30~50份、降粘剂5~8份、浸润剂4~6份、液态颜料8~10份、固化剂0.5~1.5份、阻聚剂0.1~0.3份、稀释剂4~6份、填充材料385~420份、慢速增稠剂1~3份、短切玻璃纤维90~120份。该发明通过添加大量级配过的氢氧化铝,同时添加一定比例的降粘剂和工艺助剂控制体系粘度、流动性、脱模性,并添加一定比例的增稠剂控制材料的起始增稠速度,使材料既保持了良好的流动性和表面质量,又达到不燃的要求,其阻燃级别为UL94V-0t=1mm。
2、专利号为CN201710933342.2,名称为“一种SMC聚酯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SMC聚酯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SMC聚酯模塑料的制备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为玻璃纤维,所述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不饱和聚酯树脂60-70份、低收缩添加剂30-40份、轻质填充材料20-40份、碳酸钙粉末120-140份、引发剂1.0-1.5份、脱模剂4-5份、增稠剂0.8-1.2份、工艺助剂4-6份;以a组分和b组分的总重量为100%计,所述a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九方因赛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九方因赛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30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的高阻隔性食物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封装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