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及其表面处理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2223.3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0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侯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08 | 分类号: | C25D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阳极氧化 铝合金 铝合金基材 阳极氧化电压 导电性 表面粗糙度 不锈钢外观 高浓度硫酸 阳极氧化层 硫酸溶液 有效解决 光泽度 减小 亮面 麻点 面形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铝合金及其表面处理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对铝合金基材进行阳极氧化,以在所述铝合金基材外表面形成阳极氧化层,其中,所述阳极氧化采用浓度大于等于260g/L的硫酸溶液,所述阳极氧化的电压小于等于9V。通过采用较低的阳极氧化电压可以有效解决表面起麻点问题,采用高浓度硫酸溶液可以提高溶液的导电性,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光泽度,并减小表面粗糙度,实现亮面不锈钢外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加工和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铝合金及其表面处理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和人们审美的发展,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高光不锈钢外观效果得到很多用户的青睐,然而采用不锈钢材质成本高、重量大,不符合轻薄化的发展趋势。铝合金密度较小且质量较轻,但铝合金因为比较软无法直接作外观面,需要阳极氧化保护,但普通阳极氧化出来会存在表面发麻、消光严重等问题,无法达到亮面不锈钢的外观效果。
因而,目前关于电子设备外观的相关技术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有效实现亮面不锈钢外观效果的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对铝合金基材进行阳极氧化,以在所述铝合金基材外表面形成阳极氧化层,其中,所述阳极氧化采用浓度大于260g/L的硫酸溶液,所述阳极氧化的电压小于9V。发明人发现,通过采用较低的阳极氧化电压可以有效解决表面起麻点(或称表面发麻)问题,采用高浓度硫酸溶液可以提高溶液的导电性,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光泽度,并减小表面粗糙度,实现亮面不锈钢外观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硫酸溶液的浓度为260g/L~350g/L。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阳极氧化膜的厚度为6~12微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阳极氧化还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温度为20~24摄氏度,时间为40~60分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进行所述阳极氧化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铝合金基材依次进行打磨、抛光和镜面研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镜面研磨是利用五轴机进行的。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铝合金的至少一部分外表面采用前面所述的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进行了表面处理。发明人发现,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表面处理,可以有效解决常规铝合金阳极氧化表面发麻和消光严重的问题,使得铝合金的外表面有效实现亮面不锈钢外观效果,将其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外壳时可以提高其美观程度,满足用户对外观的高要求,改善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壳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包括前面所述的铝合金。发明人发现,采用前面所述的铝合金,可以使得该电子设备壳体避免常规铝合金阳极氧化壳体的表面发麻、消光严重的问题,实现亮面不锈钢外观,从而表现出更加美观的外观效果,改善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电子设备壳体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提供铝合金壳体;利用前面所述的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对所述铝合金壳体的外表面进行表面处理。发明人发现,该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易于控制、条件温和,可以有效解决常规铝合金阳极氧化表面发麻和消光严重问题,实现亮面不锈钢外观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包括前面所述的电子设备壳体。由此,可以使得该电子设备壳体避免常规铝合金阳极氧化壳体的表面发麻、消光严重的问题,实现亮面不锈钢外观,从而表现出更加美观的外观效果,改善用户体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22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