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刀锋结构及跳冲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2209.3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2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生;林磊;唐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B26F1/3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杨淑霞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刀锋 结构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刀锋结构,其用于对料带进行冲切,其包括:第一刀刃和第二刀刃,第一刀刃分布于第一冲切区域和第二冲切区域,第二刀刃分布于第三冲切区域和第四冲切区域,第一冲切区域和第二冲切区域间隔设置,第三冲切区域位于第一冲切区域和第二冲切区域之间,第三冲切区域和第四冲切区域间隔设置,第二冲切区域位于第三冲切区域和第四冲切区域之间,第一、二、三、四冲切区域之间的间距相等。基于本发明的刀锋结构对料带进行跳冲时,冲切后的料带不会发生褶皱现象,产品平整度较好,显著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料带冲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刀锋结构及应用该刀锋结构对料带进行跳冲的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复合膜产品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料带进行冲切,以使料带上形成符合需求的冲切图案。通过现有的冲切工艺,形成的冲切图案通常按照阵列形式排布。现有的冲切工艺在冲切上述阵列排布的图案中的一列时,主要通过一步或者两步方式完成冲切。然而,由于冲切刀具与料带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料带自身的形变作用,容易导致冲切后的料带发生褶皱,进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刀锋结构及应用该刀锋结构对料带进行跳冲的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刀锋结构,其用于对料带进行冲切,所述刀锋结构包括:第一刀刃和第二刀刃,所述第一刀刃分布于第一冲切区域和第二冲切区域,所述第二刀刃分布于第三冲切区域和第四冲切区域;
所述第一冲切区域和第二冲切区域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冲切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冲切区域和第二冲切区域之间,所述第三冲切区域和第四冲切区域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冲切区域位于所述第三冲切区域和第四冲切区域之间,所述第一、二、三、四冲切区域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第一冲切区域中的第一刀刃移动至第三冲切区域时,所述第一刀刃的形状与第二刀刃的形状互补地形成冲切图案,所述第二冲切区域中的第一刀刃按照相同方式移动至第四冲切区域时,所述第一刀刃的形状与第二刀刃的形状互补地形成冲切图案。
作为本发明的刀锋结构的改进,所述第一刀刃和第二刀刃的数量为5个,其中2个第一刀刃分布于所述第一冲切区域,3个第一刀刃分布于第二冲切区域,2个第二刀刃分布于第三冲切区域,3个第二刀刃分布于第四冲切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刀锋结构的改进,所述第一刀刃和第二刀刃为L形,所述第一刀刃和第二刀刃呈中心对称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刀锋结构的改进,同一冲切区域中,相邻刀刃的最小距离为7.47mm。
作为本发明的刀锋结构的改进,所述第一刀刃和第二刀刃的高度为1.5mm。
作为本发明的刀锋结构的改进,所述第一刀刃和第二刀刃所在的载板的厚度为10mm。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如上所述刀锋结构的跳冲工艺,其如下步骤:
S1、将料带放置于所述刀锋结构的下方;
S2、控制刀锋结构位于料带冲切的初始位置;
S3、刀锋结构到位后,下压进行第一次冲切;
S4、刀锋结构沿料带的长度方向水平地移动至下一冲切位置,下压进行第二次冲切,刀锋结构水平移动的距离等于各冲切区域之间的间距;
S5、刀锋结构沿料带的长度方向水平地移动至下一冲切位置,下压进行第三次冲切,直至完成整条料带的冲切。
作为本发明的跳冲工艺的改进,任一列冲切图案中,各冲切图案之间的间距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22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裁切刀模、应用其的裁切设备及裁切方法
- 下一篇:快速划膜的自动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