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相区塑性变形和超声耦合实现碳钢表面改性装置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1930.0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1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贺庆强;刘建国;朱寒;柴万里;赵军友;耿春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21D7/13 | 分类号: | C21D7/13;C21D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相 塑性变形 超声 耦合 实现 表面 改性 装置 工艺 | ||
1.两相区塑性变形和超声耦合实现碳钢表面改性装置,包括工具台(1)、马弗炉(2)、超声波发生器(3)、导线(4)、水箱(5)、水泵(6)、进水管(7)、出水管(8)、压力机机架(9)、上工具头(10)、高频高压交流电源(11)、下工具头装置(12)、变幅杆(13)、变幅杆支架(14)和螺栓(15),其特征在于:工具台(1)底层放置马弗炉(2),中层放置超声波发生器(3),上层放置水箱(5),上述超声波发生器(3)通过导线(4)与变幅杆(13)连接,水箱(5)上端安装有水泵(6),水泵(6)通过进水管(7)给下工具头装置(12)供水,水箱(5)外接出水管(8)收集由下工具头装置(12)排出的水,上述水管末端套在水管转接头(1204)上,工具台(1)左侧放置压力机,压力机机架(9)上方安装有上工具头(10),上工具头(10)正下方是下工具头装置(12),下工具头装置(12)与变幅杆(13)通过螺纹连接,变幅杆(13)安装在变幅杆支架(14)上,变幅杆支架(14)下端有圆柱凸台,与压力机机架(9)下端工作台定位孔配合,变幅杆支架(14)通过螺栓(15)固定在压力机机架(9)下端工作台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区塑性变形和超声耦合实现碳钢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工具头装置(12)包括下工具头(1201)、线圈(1202)、耐高温保温棉(1203)和水管转接头(1204),所述下工具头(1201)下端有螺纹结构,下工具头(1201)中下端部分加工有排热孔,排热孔与水管转接头(1204)通过螺纹连接,下工具头(1201)中间部分缠绕有20mm~25mm的耐高温保温棉(1203),耐高温保温棉(1203)外缠绕有线圈(1202),线圈(1202)与高频高压交流电源(11)连接,下工具头(1201)上端面加工有圆柱形凹槽,以便安放碳钢试样。
3.两相区塑性变形和超声耦合实现碳钢表面改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马弗炉(2)将碳钢试样进行加热处理,打开高频高压交流电源(11),对下工具头装置(12)预热保温处理,打开水泵(6)通过进水管(7)给下工具头装置(12)通入冷水,携带热量的水通过出水管(8)流回水箱(5),防止热量传递到变幅杆(13)上,将加热处理后的碳钢试样移至下工具头装置(12)上端面凹槽中,上工具头(10)压缩处理,使碳钢试样产生塑性变形,同时打开超声波发生器(3),通过变幅杆(13)将振幅放大,通过下工具头装置(12)加载超声振动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相区塑性变形和超声耦合实现碳钢表面改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钢试样加热处理,是指:通过马弗炉(2)将碳钢试样加热,然后冷却到两相区,即Ae3~Ar3温度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相区塑性变形和超声耦合实现碳钢表面改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保温处理,是指:下工具头装置(12)外缠绕的线圈(1202)通高频高压交流电源(11),下工具头装置(12)被缠绕部分产生热涡流效应,释放大量焦耳热,通过控制交变电流的频率使下工具头被缠绕部分温度保持在Ae3~Ar3温度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相区塑性变形和超声耦合实现碳钢表面改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具头(10)压缩处理,是指:上工具头(10)压缩速度为恒定速度V,使碳钢试样产生塑性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相区塑性变形和超声耦合实现碳钢表面改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振动处理,是指:超声波发生器(3)的频率设定为20kHz,超声波发生器(3)的振幅设定为5μm,加载超声振动时间2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19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