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计算机病例管理系统的症状体征编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1444.9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7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姚合斌;赵明伟;陈瑛瑛;胡晓东;尚健;陈亚宁;智红叶;昌路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合斌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G16H5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症状体征 特征码 病例管理 基本码 特征性 大类 亚类 个体差异性 病人症状 部位编码 计算机 分层 归类 码表 录入 匹配 应用 编排 存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计算机病例管理系统的症状体征编码方法,采用体现统一性的基本码+体现个体差异性的特征码进行编码;其中,基本码由部位编码和症状体征编码构成,按“部位大类‑部位亚类‑部位‑症状体征大类‑症状体征亚类‑症状体征”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而特征码则根据是否需要特征性的描述、需要何种特征性的描述,匹配相应的特征码码表。本发明的编码方法兼顾了分层的明晰和编码的简化,便于录入和存储;通过编码的不同实现了临床病人症状的归类整理,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计算机病例管理系统的症状体征编码方法,尤其适用于医疗信息化管理和智能辅助诊断等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绝大部分医疗机构已采用电子医疗管理系统。但是由于疾病表现(症状、体征)内容繁多、复杂多变,目前几乎所有医生,仍采用文本方式对病人发病及疾病进程中的症状体征进行描述。而这些文本描述的临床症状体征,常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难以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无法进行计算机和网络辅助的信息存储、追踪、提取、加工。这就导致了虽然我们早已使用计算机系统,临床工作却仍在大量使用和依赖纸质病例,病人在复诊或转院治疗时需携带大量纸质病历资料。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或者慢性病程者,大量的随访记录,保存和携带极不方便。
另一方面,对于疾病疗效、进展的追踪,临床研究观察,智能诊断和辅助医疗等功能的实现都依赖于我们对这类医疗信息进行规范统一的记录,以便实现更多方便智能的医疗功能。
其中编码工作作为构建数据库的基础,更是实现各种高级功能基础,要求实现录入的便捷性和输出的易读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计算机病例管理系统的症状体征编码方法,以实现方便友好的人机交互,服务于数字化医疗、智能辅助医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于计算机病例管理系统的症状体征编码方法,采用体现统一性的基本码+体现个体差异性的特征码进行编码;其中,
基本码由部位编码和症状体征编码构成,按“部位大类-部位亚类-部位-症状体征大类-症状体征亚类-症状体征”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而特征码则根据是否需要特征性的描述、需要何种特征性的描述,匹配相应的特征码码表。
其中,部位编码和症状体征编码均采用了三层分法,其中对后两层编写编码。兼顾分层的明晰和编码的简化,便于录入和存储。
其中,从4个方面细化对于症状体征的记录和描述,分为“左右、性质、程度和时相”。
左右特征和时相特征为通用的划分和编码,左右特征分为左侧、右侧和双侧;时相特征分为晨起、午后、傍晚、睡前、日间、夜间、持续、休息加重、休息减轻、活动加重、活动减轻、潮湿阴冷加重、慢性起病、急性起病、餐前(空腹)、餐后和反复发作。
性质特征细分为发热性质、疼痛性质、鼻腔分泌物性质、呕吐物性质、大便性质和血便性质。
程度特征分为发热程度、高血压分级、疼痛程度、通用程度、肌力分级、咯血程度和呕血程度。
其中,数据录入方法可以使用“症状体征”首字母直接输入或从部位到症状体征的逐层分选输入,可实现相近多部位共有症状体征的一次性输入。
其中,数据根据公式“时相”+“左右(左侧/右侧/双侧)”+“部位”+“程度”+“性质”+的“症状”的格式进行输出。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编码方法兼顾了分层的明晰和编码的简化,便于录入和存储;通过编码的不同实现了临床病人症状的归类整理,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合斌,未经姚合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14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