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l-Er-Li合金双级固溶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1404.4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6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坤元;刘琦兵;丁宇升;聂祚仁;黄晖;文胜平;吴晓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04 | 分类号: | C22F1/04;C22C21/00 |
代理公司: | 11203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溶处理 合金 双级 质量百分比 析出 合金铸造 时效过程 驱动力 固溶 | ||
一种Al‑Er‑Li合金双级固溶处理工艺,属于有色金属技术领域。合金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Er0.1~0.19%,Li2.0~2.1%,不可避免杂志含量<0.1%,余量为Al,步骤为:Al‑Er‑Li合金铸造完成后,先进行580℃/24h一级固溶处理,再进行640℃/24h固溶处理。该工艺通过双级固溶处理达到合金不过烧的前提下,固溶更高含量Er的目的,为后续时效过程中Er的析出提供足够的驱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l-Er-Li合金双级固溶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铝锂合金由于其密度低,弹性模量和比强度高的特点,在航空航天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铝中每加入1%的Li,可使铝合金密度降低3%,模量提高6%。而据推算,如果采用先进铝锂合金取代传统铝合金制造波音飞机,结构质量可以减轻14.6%,燃料节省5.4%,飞机成本下降2.1%,每架飞机每年的飞行费用将降低2.2%;航天运载器每减轻1kg,其发射费用可节省2万美元,因此,铝锂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铝锂合金的强化效果主要来源于具有L12结构的Al3Li亚稳相。而通过添加微合金化元素Er可以进一步提高Al-Li合金的强度,但Er在Al中具有较低的固溶度,其在640℃时固溶度仅为0.046at.%,常规的Al-Li合金固溶处理温度均低于600℃,而在此温度下,Er在Al中的固溶度极低,使得后续时效过程中,Er无法析出。为了提高Al-Li合金中Er固溶成分,必须将含Er铝锂合金的固溶处理温度提高,以获得更大固溶度的Er成分,同时需要保证合金不出现过烧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Al-Er-Li合金固溶处理工艺,通过固溶处理,使得合金在不发生过烧的前提下,获得更高固溶度的Er成分。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Al-Er-Li合金双级固溶处理工艺,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Er0.1~0.19%,Li2.0~2.1%,不可避免杂志含量<0.1%,余量为Al,步骤为:Al-Er-Li合金铸造完成后,先进行580℃/24h一级固溶处理,再进行640℃/24h固溶处理。
本发明为了对Al-Er-Li合金进行固溶处理,首先,需要保证合金在固溶处理过程中不发生过烧现象;其次,需要尽可能多的固溶Er元素。根据不同温度下Er在Al中的固溶度,0.19%成分的Er对应的固溶温度约为630℃,考虑到Li的添加可能会降低Er的固溶度,故将固溶处理温度提高到640℃,以达到充分固溶Er元素的目的,但直接对Al-Er-Li合金进行640℃固溶处理后,合金会出现严重的过烧现象。所以,采取双级固溶处理的方式,先经过一级固溶处理580℃/24h,使晶界上的Al-Li、Al-Er共晶组织回溶,然后再进行二级固溶处理640℃/24h,使得Al-Er一次相回溶,从而达到在保证合金不发生过烧的前提下,获得更高固溶成分的Er含量的目的。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采用本发明的一种Al-Er-Li合金双级固溶处理工艺,使合金在不发生过烧的前提下,能同时获得更高固溶成分的Er含量,为后续时效过程中Er的析出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Al-Er-Li合金经双级固溶处理580℃/24h+640℃/24h后金相组织;
图2为Al-Er-Li合金经双级固溶处理580℃/24h+640℃/24h后SEM及EDS照片;
图3为Al-Er-Li合金经640℃/24h固溶处理后金相组织;
图4为Al-Er-Li合金经590℃/24h固溶处理后金相组织;
图5为Al-Er-Li合金经580℃/24h固溶处理后金相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14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