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维码识别的智能配料系统的物料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1049.0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3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昊;许胜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瑞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B65G1/1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料系统 物料托盘 二维码 工位 二维码识别 物料传输 从站 智能 主线 零部件 二维码标签 二维码信息 数据库更新 工序信息 加工物料 加工状态 输出 感应器 扫码枪 扫描枪 远端 存储 运送 配备 加工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码识别的智能配料系统的物料传输方法。其主要由物料进入主线、物料输出主线、物料进入从线、物料输出从线、扫码枪、二维码标签、感应器和物料托盘等组成。其特征在于: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和工序信息通过二维码进行存储和识别;每种物料从主线到从站工位都是通过物料托盘运送;每个从站工位都配备扫描枪对物料托盘上的二维码进行扫码识别,并对符合该工位的零部件进行加工;可以在远端通过数据库更新二维码,从而改变加工物料的加工工艺和工序;智能配料系统实时根据二维码信息配料,并且能够记忆所有物料的当前加工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适用于多种类物料的智能配料系统中。在生产过程中,每种零部件的加工制造工艺和外形大小都各不相同,给这些零部件配备托盘或者料箱,并通过皮带或者滚筒输送物料至各个加工工位,在每个工位的入料口配置扫描枪,扫描枪获得二维码的编码信息后,根据编码来确定该物料是否需要进入该工位。而且,在客户端根据加工零件在数据库中的工艺卡片可以选择零件工艺信息,通过打印机打印二维码标签就可以上料加工。通过此种方法,只需要将物料送入上料口,就可以将所有零件物料的配送和运输实现无人化操作。减少了人工配料和加工搬运的工序和时间。在工业自动化加工过程中,减少人工,节约时间,大大的增强了工业设备的生产效率。
背景技术
在模具零件的生产过程中,其大到几十公斤,小到硬币大小的零件很是常见。对于各种各样的零件其加工工艺也不一样,一般都要经过粗加工、切割、磨削、精加工、热处理、钳工和焊接等工位。由于,这些加工设备的体积都很大,而对于这些重量和体积多变的各种零部件要在这么多设备之间搬运和管理,需要很多的工艺卡片,才能够实现完整的管理。但是很大程度上还是不能够减少加工过程中的错漏等现象。而且在零件加工的过程管理也不能够实时的反应给管理人员,及时进行资源调配。为了改善管理,提高加工效率,减少运输环节和人工搬运成本,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码识别的智能配料系统的物料传输方法。使用该方法的智能配料系统可以通过远程数据库更新物料工艺信息,而现场物料的运输和分料依据是以含有物料工艺信息的二维码为基础来控制。源物料通过二维码扫描进入每个加工工位,加工完毕后再次将物料零件以及托盘放到出料线,通过出料线进入主循环运输线再进入下一个加工工序。系统对加工状态和二维码的工艺信息比较,直到固读到定编码后流出主循环线。整个加工过程无纸化操作,且无需人工干预。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改善了工厂的自动化水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码识别的智能配料系统的物料传输方法,该方法能够远程传输物料工艺信息,而且能够通过二维码来识别零件的加工工序,可将零件按照二维码中的工艺信息自动流转到各个工序。提高效率无需人工干预,实现零件加工的过程自动化。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二维码识别的智能配料系统的物料传输方法。其主要由物料进入主线、物料输出主线、物料进入从线、物料输出从线、扫码枪、二维码标签、感应器和物料托盘等组成。其特征在于: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和工序信息通过二维码进行存储和识别;每种物料从主线到从站工位都是通过物料托盘运送;每个从站工位都配备扫描枪对物料托盘上的二维码进行扫码识别,并对符合该工位的零部件进行加工;可以在远端通过数据库更新二维码,从而改变加工物料的加工工艺和工序;智能配料系统实时根据二维码信息配料,并且能够记忆所有物料的当前加工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方法能够减少在零件配料过程中的周转和运输,使得配料和运输实现无人化,无纸化,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2)该方法能够根据生产所需,及时更新加工工序,减少了生产环节中的等待和延缓的时间,真正实现了加工生产的过程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设计的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瑞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瑞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10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间隐蔽式智能转运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立体库用拣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