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感体检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60337.4 | 申请日: | 2018-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1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阳;王玉龙;孟晓鹏;冯晓芳;李锋;黄冬明;乔瑞峰;马玉超;梁万军;高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16H50/30;A61B5/0205;A61B5/00;A61B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张红莲 |
| 地址: | 017001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体检系统 可穿戴设备 尿常规检测 采集数据 人体健康 饮食习惯 运动习惯 指标数据 饮食量 运动量 测评 心率 卫生间 睡眠 卧室 厨房 客厅 体质 餐厅 呼吸 | ||
一种无感体检系统,包括无感测量卧室、无感测量卫生间、无感测量客厅、无感测量餐厅、无感测量厨房、无感测量可穿戴设备,于人的日常生活中采集数据,通过阶段性数据,测量有关人体健康相关指标数据,如体重、体质、心率、呼吸、睡眠质量、尿常规检测指标,饮食习惯与饮食量,运动习惯与运动量,综合测评所有人体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感体检系统,依托于空间内暗藏的传感器,通过相关数据采集,积累,分析时间段的平均指标值,定位被分析人身份,计算并分析人综合身体指标及健康状态。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各类专业非专业体检设备层出不穷,专业的体检中心内的体检设备,心率、血压的测量到鹰眼系统的综合测量,非专业设备如智能体重秤等。这类设备均需要以一个固定的测量行为作为测量的依据,而且测量的均为一个时间点的数据,被测量人需主动关心相关指标,才会主动去发现自身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是:结合体检相关设备应用场景及使用方法的缺陷,本发明能在居住环境中,为业主提供一种主动式的无感体检系统,即在生活环境中植入整套的健康感知系统,人仅需在此环境中生活,即可实时无感的被监测。为人提供更健康的生活条件及生活依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感体检系统,包括无感测量卧室、无感测量卫生间、无感测量客厅、无感测量餐厅、无感测量厨房、无感测量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无感测量卧室以床为依托,通过检测设备测量业主的睡眠相关指标,包括睡眠时长,体动,呼吸、心率血压;
在所述无感测量卫生间中,以马桶及淋浴间为依托,通过检测设备测量业主的体质及分泌物指标;
所述的无感测量客厅以沙发、茶几为依托,通过检测设备测量业主休闲活动的时长,心率,血压指标;
所述的无感测量餐厅以餐桌、座椅为依托,通过检测设备测量不同业主的饮食就餐习惯;
所述的无感测量玄关以玄关地面、衣挂、灯具控制器、户门为依托,通过电子传感设备采集业主的作息指标;
无感测量卧室、无感测量卫生间、无感测量客厅、无感测量餐厅和无感测量玄关均将测量数据传输至计算主机,所述计算主机联网将所获取的人体指标参数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综合分析获得被测量业主的健康指标,结合被测量业主原有体检报告和历史测量参数,综合确定被测量业主的身体状况。
本发明进一步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在无感测量卧室中,检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安装在床上的睡眠检测仪、心率血压仪、智能手环。
在无感测量卫生间中,检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安装在马桶中分泌物检测仪、安装在淋浴间的压力传感器、人体健康秤。
在所述无感测量客厅中,检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时器、心率血压仪。
在所述无感测量餐厅中,检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摄像头。
在无感测量玄关,检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设置在玄关地面下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衣挂上的感应器,以及灯具控制器中的开关信号。
所述无感体检系统还包括健康信息输入终端,通过所述健康信息输入终端向云端服务器上传被检测业主的体检报告、正常的睡眠指标和正常的运动参数,云端服务器结合输入的健康信息和所检测的人体指标参数,综合分析业主的身体状况。
所述无感体检系统还包括输出终端,所述输出终端分别于计算主机、云端服务器通讯,接收并显示无感体检系统测量的人体指标参数和综合分析得出的业主身体状态。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03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