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源光网络上行传输方法及光线路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0037.6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9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国;陈远祥;黄雍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50 | 分类号: | H04B10/50;H04B10/516;H04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项京;马敬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制后光信号 马赫泽德调制器 光线路终端 无源光网络 上行传输 激光器 耦合 基带信号调制 光网络单元 光信号转换 光信号耦合 传输过程 功率耗损 光纤网络 基带信号 减少信号 解调处理 能源效率 网络单元 信号处理 最小功率 接收光 预设 应用 发送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光网络上行传输方法,应用于光线路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光网络单元通过光纤网络发送的调制后光信号;其中,所述调制后光信号是由光网络单元中的马赫泽德调制器将基带信号调制到第一激光器产生的光信号上获得的;所述调制后光信号的功率被马赫泽德调制器调节至预设的最小功率值;将所述调制后光信号与第二激光器产生的光信号耦合,形成耦合后光信号;将所述耦合后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对所述电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和解调处理,获得基带信号。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功率耗损,提高能源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源光网络上行传输方法及光线路终端。
背景技术
由于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具有成本效益、能够节约能源和服务透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住宅接入网。
目前,基于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的双边带PON传输系统由于具有对器件要求简单、可以采用高阶调制格式和低RF载波、有助于提高对光纤色散引起的功率损失的容忍性等优点,因此被广泛使用。
PON系统的上行传输是指,PON中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ONU)向局端的光线路终端(OLT)传输数据的过程。具体的,在现有的基于OFDM的双边带PON系统中,上行传输的基本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在光网络单元(ONU)中,生成基带信号;基带信号经过信号调制器的调制处理,与激光器产生的光信号一起输入马赫泽德调制器;在马赫泽德调制器中,基带信号被调制到光信号上;调制后的光信号经过光纤输出至光线路终端 (OLT),在光线路终端经过光电二极管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信号解调器的解调处理,解调出基带信号。
由于光信号在光纤传输过程中会有衰减,因此,目前的上行PON方案为了使方案架构简单、降低成本,大多基于强度调制。具体的就是通过控制马赫泽德调制器将光信号的输出功率调节的很高,消除光纤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衰减,以保证OLT能够解调出基带信号。
这种通过控制马赫泽德调制器将光信号的输出功率调节的很高的方式,使得强烈的光载波随信号调制而产生,大量的功率消耗在无意义的载波信号上,导致能源效率降低、功率损耗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源光网络上行传输方法及光线路终端,以减少信号传输时的功率损耗。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源光网络上行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光线路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光网络单元通过光纤网络发送的调制后光信号;其中,所述调制后光信号是由光网络单元中的马赫泽德调制器将基带信号调制到第一激光器产生的光信号上获得的;所述调制后光信号的功率被马赫泽德调制器调节至预设的最小功率值;
将所述调制后光信号与第二激光器产生的光信号耦合,形成耦合后光信号;
将所述耦合后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对所述电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和解调处理,获得基带信号。
较佳的:
所述第一激光器产生的光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二激光器产生的光信号的频率之差为:所述在光网络单元中生成的基带信号的频率的二分之一。
较佳的,当所述电信号为双边带信号时,所述对所述电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和解调处理,获得基带信号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电信号转换为单边带信号,得到上边带信号和下边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60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