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根、防畸形块根类作物肥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9387.0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6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罗嘉骏;王宗抗;刘梦丹;邓宝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青年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350 | 代理人: | 傅俏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块根类作物 畸形 肥料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作物根系生长 中微量元素 不良天气 大量元素 发酵腐熟 抗涝能力 氯化胆碱 禽畜粪便 生长环境 生理病害 疏松土壤 作物生长 肥效 双氰胺 调理 根系 烂根 土质 丰产 改良 抗旱 汲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根、防畸形块根类作物肥料,包括大量元素20~30份、禽畜粪便发酵腐熟物30~50份、中微量元素10~15份、氯化胆碱1~5份、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3~8份、双氰胺5~10份。本发明的促根、防畸形块根类作物肥料不仅可以提高肥效,还可以解除缺素性引发的畸形及生理病害现象;同时全面调理和改善作物根系生长和养分环境,疏松土壤、改良土质,从而促进根系汲取养分,减少烂根、沤根和死苗等现象出现;提高抗旱抗涝能力,降低不良天气和生长环境对作物生长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最终实现块根类作物的丰产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根、防畸形块根类作物肥料。
背景技术
以马铃薯、大姜和花生作为主要代表的块根类作物在我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种植,但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系统的施肥技术理念,农民在种植方面普遍存在“大投入,高产出”思维和管理水平不高的前提下,导致以下几个严重问题的出现:一是连作时间长,过量施肥,容易出现土壤板结,盐碱化现象,导致土壤盐指数升高,容易出现烂根、沤根,移栽新苗无法成活的现象;二是作物营养失衡,容易引发缺素性的畸形及生理病害现象;三是连续耕作,土传病出现概率明显增多,容易导致缺棵死苗。这些问题的出现都直接降低作物产量,影响作物种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根、防畸形块根类作物肥料,旨在解除缺素性引发的畸形及生理病害现象,并促进根系汲取养分,减少烂根、沤根和死苗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促根、防畸形块根类作物肥料,包括各质量份的如下组分:
大量元素20~30份、禽畜粪便发酵腐熟物30~50份、中微量元素10~ 15份、氯化胆碱1~5份、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3~8份、双氰胺5~10份。
本发明促根、防畸形块根类作物肥料,采用添加无机肥料进行混合,根据块根类作物生长所需合理配制养分,保证块根类作物养分全面吸收;同时,全养分搭配氯化胆碱,提高块根类作物自身防御体系,减少因缺素和病菌所导致的畸形和生理性病害现象的出现;并进一步还添加腐熟有机物料,通过施用该肥料,不仅能为其提供养分,还能起到疏松土壤,调节PH、改良土质的作用,进而促进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产量;最后用保水性材料,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减少土壤养分淋溶,提高肥效利用率,提高抗旱抗涝能力,彻底促进和改善作物根系生长和养分环境,从而消除缺素性引发的畸形及生理病害现象,并促进根系汲取养分,减少烂根、沤根和死苗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根、防畸形块根类作物肥料,包括各质量份的如下组分:
大量元素20~30份、禽畜粪便发酵腐熟物30~50份、中微量元素10~ 15份、氯化胆碱1~5份、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3~8份、双氰胺5~10份。
本发明的上述促根、防畸形块根类作物肥料中,首先大量元素为氮源、磷源、钾源的供体原料,采用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铵、硫酸铵、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两种或多种;在本发明实施中优选采用氮磷钾养分比在 2~4:1~3:3~5,更进一步保证肥料营养元素的平衡。中微量元素包括钙、镁、锌、硼、钼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大量元素基础肥料作为可供作物吸收的大量元素(N/P/K)供体,以补充有机养料成分的大量肥料元素,保证肥料产品中总养分(N+P2O5+K2O)的含量;同时,在大量元素之外补充以上微量元素平衡元素供给,使作物能按照比例吸收提升肥料的利用率和产量,避免单一元素过多引起的拮抗和代谢紊乱,从而保证肥料的效果和作物连续高产性。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93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