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污泥清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8957.4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7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锡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林信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张红;程立民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杆 除淤 污泥清除装置 污水处理池 固定刮板 活动刮板 喷水孔 倾斜状 下端面 淤泥 固定机架 固定凸块 交错设置 结构运动 配合固定 伸缩连接 同一水平 依次设置 装置纵向 流水板 圆锥状 上端 刮板 冲洗 软化 开口 切合 稳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污泥清除装置,包括固定机架,其通过将固定凸块设置呈圆锥状,其下端面与除淤装置的下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使此发明结构运动稳固,且不会影响除淤装置的工作;通过将疏流水板固定于除淤装置的上端,该第一喷水孔呈开口朝向于除淤装置的倾斜状,使此发明结构对淤泥的冲洗软化更加切合实际;通过将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与第三固定杆沿除淤装置纵向依次设置,活动刮板与第一固定杆伸缩连接,且第二喷水孔与第二固定杆以及第三固定杆相互交错设置,该第二固定杆上的固定刮板与第三固定杆上的固定刮板呈相反的倾斜状,使此使用新型结构在使用时,活动刮板配合固定刮板对淤泥的清除更加快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污泥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已是中国城市水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是当前和今后城市节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把处理生活污水设施的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来抓,而且是亟不可待的事情。而目前的污水处理池制作成本高,处理效果较差,且处理污水中的关键环节是处理污泥,焚烧是使污泥中的可燃成分在高温下充分燃烧,最终成为稳定的灰渣。污泥的处理环节,就是将污水中的污泥一步步处理成可燃烧的干污泥。而现有的污泥处理装置建造比较昂贵,效果较差,且燃烧后的干污泥更加容易沾附于污水处理池的内壁上,而对于这种情况,现实中的操作方式多数都是通过高压水枪进行冲洗,使污泥软化之后得以排除,但是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处理时间较长,影响了生产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污泥清除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污泥清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污泥清除装置,包括固定机架,所述固定机架呈开口向下的“U”字板状设置,其上端面固定有储水罐以及加压泵,该储水罐的外端面与输送水管相连通,上端面与进水管相连通,且储水罐基于加压泵对称设置有两个,该加压泵的下端与固定机架固定连接,上端通过连接管与储水罐相连通,所述固定机架的下端面活动连接有万向转轮,该万向转轮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间隔距离相等的固定凸块,且固定机架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疏流水板以及除淤装置,该疏流水板以及除淤装置两者均与输送水管相连通,且除淤装置还与转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除淤装置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二喷水孔以及第三固定杆,该第一固定杆以及第三固定杆两者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固定刮板,且第一固定杆的外表面上固定有呈圆环状设置的活动刮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凸块呈圆锥状,其下端面与除淤装置的下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疏流水板固定于除淤装置的上端,其本体上的第一喷水孔呈开口朝向于除淤装置的倾斜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与第三固定杆沿除淤装置纵向依次设置,且活动刮板与第一固定杆伸缩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喷水孔与第二固定杆以及第三固定杆相互交错设置,该第二固定杆上的固定刮板与第三固定杆上的固定刮板呈相反的倾斜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固定凸块设置呈圆锥状,其下端面与除淤装置的下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使此发明结构运动稳固,且不会影响除淤装置的工作;通过将疏流水板固定于除淤装置的上端,该第一喷水孔呈开口朝向于除淤装置的倾斜状,使此发明结构对淤泥的冲洗软化更加切合实际;通过将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与第三固定杆沿除淤装置纵向依次设置,活动刮板与第一固定杆伸缩连接,且第二喷水孔与第二固定杆以及第三固定杆相互交错设置,该第二固定杆上的固定刮板与第三固定杆上的固定刮板呈相反的倾斜状,使此使用新型结构在使用时,活动刮板配合固定刮板对淤泥的清除更加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林信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林信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89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