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8342.1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8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颖;杨文坪;蔡居宏;宋立伟;蔡国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触控电极、一虚设电极、一第一介电层以及一静电宣泄层。触控电极设置于第一基板上,触控电极包括一驱动电极和一感应电极,且驱动电极邻近于感应电极设置。虚设电极设置于第一基板上,虚设电极邻近于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至少其中一者设置,且虚设电极、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任两者彼此分隔。第一介电层设置于触控电极及虚设电极上,第一介电层具有对应虚设电极设置的至少一第一穿孔。静电宣泄层设置于第一介电层上,且静电宣泄层透过第一穿孔与虚设电极接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良好的触控感应功能或良好的显示品质的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式触控感应元件的导电图案具有透明与导电的特性。由于触控导电图案的驱动电极(Tx)和感测电极(Rx)之间易产生触控电容,故可以透过于驱动电极和感测电极之间设计间隔距离来降低触控电容的大小,可以降低触控电路的电阻电容负载(RC loading),但由于在此些间隔距离上并无具有任何导电层,故可能造成触控导电图案处及间隔距离处会有光学可视性差异的状况。为了避免上述光学可视性差异,因而可透过在驱动电极和感测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上更设置虚设电极(dummy conductive electrodes)来降低光学可视性差异的不良情形发生。
然而,上述的虚设电极在电位上为浮接(floating)的状态,也就是说,虚设电极未与地耦接或是未与其它外接的电路耦接,故虚设电极上容易产生电荷的累积,当累积的电荷不容易消散时而可能产生静电残留。一些实施例中,虚设电极上的累积电荷可能约需要10分钟甚至1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够消散,此种不当的电荷累积将可能影响显示装置的触控功能,或甚至因静电残留造成显示品质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出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触控电极、一虚设电极、一第一介电层以及一静电宣泄层。触控电极设置于第一基板上,触控电极包括一驱动电极和一感应电极,且驱动电极邻近于感应电极设置。虚设电极设置于第一基板上,虚设电极邻近于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至少其中一者设置,且虚设电极、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任两者彼此分隔。第一介电层设置于触控电极及虚设电极上,第一介电层具有对应虚设电极设置的至少一第一穿孔。静电宣泄层设置于第一介电层上,且静电宣泄层透过第一穿孔与虚设电极接触。
本公开提出另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触控电极、一虚设电极以及一静电宣泄层。触控电极设置于第一基板上,触控电极包括一驱动电极和一感应电极,且驱动电极邻近于感应电极设置。虚设电极设置于第一基板上,虚设电极邻近于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至少其中一者设置,且虚设电极、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任两者彼此分隔。静电宣泄层设置于虚设电极上且与虚设电极接触。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绘示依照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触控显示装置的上视图。
图2绘示依照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触控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3绘示依照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一触控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4绘示依照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一触控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5绘示依照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一触控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6绘示依照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一触控显示装置的上视图。
图6A绘示沿图6的剖面线6A-6A’的剖视图。
图6B绘示沿图6的剖面线6B-6B’的剖视图。
图7绘示依照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一触控显示装置的上视图。
图7A绘示沿图7的剖面线7A-7A’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83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