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遮阳及除雾功能的安全性高的新能源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7777.4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5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越崴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2 | 分类号: | B60S1/02;B60S1/08;B60J1/02;B60J1/20;B60Q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王培松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阳 新能源汽车 除雾功能 除雾机构 道板 前挡风玻璃 汽车底盘 除雾组件 检测组件 汽车行驶 驱动组件 便捷性 底盘 除雾 收放 车身 汽车 车轮 提示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遮阳及除雾功能的安全性高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车身、前挡风玻璃和车轮,还包括检测机构和遮阳除雾机构,检测机构包括收放组件和检测组件,遮阳除雾机构包括遮阳除雾组件和两个驱动组件,该具有遮阳及除雾功能的安全性高的新能源汽车,当汽车有需要开至高出地面的道板上时,可通过检测机构检测汽车底盘高度与道板高度之间的差距,当汽车底盘高度小于道板高度时,对人们做出提示,避免底盘被撞坏,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其次,可通过遮阳除雾机构分别实现在前挡风玻璃处的遮阳及除雾的功能,增强了汽车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遮阳及除雾功能的安全性高的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在设计时通常将技术重点围绕在汽车的动力来源上,往往会忽略车辆的附带功能,造成现有的汽车功能单一,比如,当汽车有需要开至高出地面的道板上时,往往无法判断汽车底盘高度与道板高度之间的差距,当汽车底盘高度小于道板高度时,可能出现底盘被撞坏的情况,因而使得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不高;其次,当天气较为炎热时,车辆长期停在户外,使得阳光对车辆直射,为了降低车内的温度或保护汽车内饰,人们会通过在前挡风玻璃上粘贴遮阳设备来实现遮阳效果,但需要车主手动粘贴及拆卸,较为不便;另外,由于车辆内外部温差,前挡风玻璃的内侧会出现水雾,依靠空调吹风无法快速去除,降低了汽车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遮阳及除雾功能的安全性高的新能源汽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遮阳及除雾功能的安全性高的新能源汽车,包括车身、前挡风玻璃和车轮,还包括检测机构和遮阳除雾机构,所述车身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车身的车头处,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第一凹槽内,所述遮阳除雾机构设置在车身内,所述遮阳除雾机构设置在前挡风玻璃上;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收放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收放组件的下方,所述收放组件与检测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收放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圆柱齿轮、齿条和移动块,所述第一电机与圆柱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移动块上设有卡块,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位于卡槽内,所述卡块与卡槽匹配且滑动连接,所述齿条水平设置在移动块的一侧,所述圆柱齿轮与齿条啮合;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块、滑动块、伸缩架、铰接块、检测块和气缸,所述固定块和滑动块均设置在移动块的底面,所述固定块与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与移动块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架竖向设置,所述伸缩架的顶部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和滑动块铰接,所述铰接块有两个,所述伸缩架的底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铰接块铰接,所述检测块设置在铰接块的下方,两个铰接块均与检测块滑动连接,所述气缸水平设置在移动块的底面,所述气缸的气杆与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块的远离第一凹槽的槽底的一侧设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车身内设有PLC和报警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和报警器均与PLC电连接;
所述遮阳除雾机构包括遮阳除雾组件和两个驱动组件,两个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前挡风玻璃的两侧,所述遮阳除雾组件设置在两个驱动组件之间,两个驱动组件关于遮阳除雾组件对称设置;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室和设置在驱动室内的第二电机、主动轮、皮带、从动轮和驱动块,所述第二电机与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皮带与前挡风玻璃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驱动块设置在皮带的一侧,所述驱动室的一侧设有条形口,所述条形口与皮带平行,所述驱动块经条形口伸出驱动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越崴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越崴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77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