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储层物性的油水相对渗透率表征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57744.X | 申请日: | 2018-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3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焕;刘西雷;王玉环;王可君;陈明铭;孙业恒;孙钰;杨鹏;牛丽娟;王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物性 油水 相对 渗透 表征 处理 方法 | ||
1.基于储层物性的油水相对渗透率表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储层物性的油水相对渗透率表征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选取能反映区块或油藏物性特征的多条实验室测得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数据;
步骤2,建立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参数与岩心样品的空气渗透率K和孔隙度φ的函数关系式;
步骤3,对含水饱和度Sw、含油饱和度So、水相相对渗透率Krw和油相相对渗透率Kro进行标准化处理;
步骤4,建立标准化后的水相相对渗透率Krwn与标准化后的含水饱和度Swn以及标准化后的油相相对渗透率Kron与标准化后的含油饱和度Son之间的幂函数关系表达式,并建立幂指数A,B与空气渗透率K和孔隙度φ的函数关系式;
步骤5,利用不同的储层物性得到不同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在步骤2中,建立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参数与岩心样品的空气渗透率K和孔隙度φ的函数关系式为:
Swi=a1ln K+b1φ+c1 (1)
Sow=a2ln K+b2φ+c2 (2)
Krwmax=a3ln K+b3φ+c3 (3)
ln Kwmax=a4ln K+c4 (4)
ln Komax=a5ln K+c5 (5)
式中:
Swi—束缚水饱和度,无因次;
Sow—油水共渗饱和度区间,无因次;
Krwmax—残余油饱和度下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wmax—残余油饱和度下的水相渗透率,mD;
Komax—束缚水饱和度下的油相渗透率,mD;
K—岩心样品空气渗透率,mD;
φ—岩心样品孔隙度,%;
ai、bi、ci(i=1,2,……,5)—待定系数;
在此基础上,利用岩心样品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得回归系数,建立以上回归关系式;
在步骤3中,对含水饱和度Sw、含油饱和度So、水相相对渗透率Krw和油相相对渗透率Kro进行标准化处理,其公式如下:
Krwn=Krw/Krwmax (9)
Kron=Kro/Kromax (10)
式中:
Sw—含水饱和度,无因次;
Swn—标准化后的含水饱和度,无因次;
Swi—束缚水饱和度,无因次;
Sor—残余油饱和度,无因次;
Son—标准化后的含油饱和度,无因次;
Krw—水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rwmax—残余油饱和度下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ro—油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romax—束缚水饱和度下的油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rwn—标准化后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Kron—标准化后的油相相对渗透率,无因次;
在步骤4中,首先建立标准化后的水相相对渗透率Krwn与标准化后的含水饱和度Swn以及标准化后的油相相对渗透率Kron与标准化后的含油饱和度Son之间的幂函数关系表达式,其表达式如下:
Krwn=SwnA (11)
Kron=SonB (12)
式中:
A、B—待定幂函数指数;
对式(11)和式(12)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
ln Krwn=A ln Swn (13)
ln Kron=B ln Son (14)
对式(13)和式(14)进行线性回归,求得系数A、B;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幂函数指数A,B与空气渗透率K和孔隙度φ存在以下函数关系:
A=a6ln K+b6φ+c6 (15)
B=a7ln K+b7φ+c7 (16)
ai、bi、ci(i=6,7)—待定系数;
根据式(15)和式(16)对不同物性储层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数据的表征预测处理;
在此基础上,利用岩心样品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得回归系数,建立以上回归关系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774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