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结肠造瘘袋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7573.0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4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曾红军;廖凤文;梁彪;刘勇生;李星;欧阳昱;韦凯;易庆;李世聪;何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林鹏 |
地址: | 545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囊 内囊 负压 收容空间 安装环 开口处 开口 结肠造瘘袋 负压空间 弹性伸缩材料 波浪折痕 负压状态 紧密贴合 连接安装 收集空间 一端开口 造瘘袋 折叠 环口 收容 环绕 贯通 皮肤 压缩 | ||
本实发明提供一种负压结肠造瘘袋,包括外囊、安装环及内囊,外囊内设有收容空间,收容空间贯通外囊以在外囊上形成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外囊的第一开口处连接安装环,外囊的第二开口处连接一负压发生件,负压发生件位于外囊外;内囊收容于收容空间内,内囊内设有一一端开口的收集空间,内囊的开口处与安装环固定连接且内囊的开口与安装环的环口相连通;外囊与内囊之间形成一负压空间,调节负压发生件能够使负压空间处于负压状态;外囊与内囊均采用弹性伸缩材料制成,外囊上环绕设有若干圈波浪折痕,以使得外囊能够折叠压缩或展开。该发明能够使造瘘袋的开口与皮肤紧密贴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结肠造瘘袋。
【背景技术】
医学上针对无法进行正常排泄的患者,采取在患者腹壁上开设一能够开关的造瘘口,采用在造瘘口上套接造瘘袋的方式对排泄物进行收集。正常情况下,造瘘口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将体内的排泄物排出,打开造瘘口,排泄物排入造瘘袋中进行收集。现有技术中的单口造瘘袋只有袋口与袋囊两部分,袋口通过粘胶将造瘘袋固定于造瘘口处的皮肤,但是在出汗或者长时间使用时,粘胶容易与皮肤脱离,导致造瘘袋脱落,造瘘袋的脱落会使收集的排泄物从袋口溢出,造成对环境或者皮肤的污染,存在加重患者病情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负压结肠造瘘袋,其能够使造瘘袋的开口与皮肤紧密贴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负压结肠造瘘袋,包括外囊、安装环及内囊,所述外囊内设有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贯通所述外囊以在所述外囊上形成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所述外囊的第一开口处连接所述安装环,所述外囊的第二开口处连接一负压发生件,所述负压发生件位于所述外囊外;所述内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内囊内设有一一端开口的收集空间,所述内囊的开口处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且所述内囊的开口与所述安装环的环口相连通;所述外囊与所述内囊之间形成一负压空间,调节所述负压发生件能够使所述负压空间处于负压状态;所述外囊与所述内囊均采用弹性伸缩材料制成,所述外囊上环绕设有若干圈波浪折痕,以使得所述外囊能够折叠压缩或展开。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结肠造瘘袋还包括一引流件,所述引流件固定于所述收集空间内,所述引流件贯通设有一引流空间,以在所述引流件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入口及一排泄口,所述入口较所述排泄口靠近所述内安装环,所述引流空间的孔径沿远离所述入口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排泄口处连接一弹性膨胀套,所述弹性膨胀套位于所述收集空间内,所述弹性膨胀套内贯穿设有一流通空间,初始状态下,所述弹性膨胀套的侧壁保持收缩状态以封闭所述流通空间;所述弹性膨胀套能够在受到排泄物的挤压时张开以供排泄物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件采用弹性材质制成,所述排泄口在初始状态下为收缩封闭状态,所述排泄口受到排泄物的挤压时能够张开,以使排泄物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发生件通过一通气管连接所述外囊,所述负压发生件与所述通气管可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上设有一活塞,用于封闭或者打开所述通气管。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负压结肠造瘘袋通过安装环安装于造瘘口,在造瘘口关闭的情况下,压缩波浪折痕使外囊折叠,利用负压发生件使负压空间处于负压状态,外囊在波浪折痕的作用下展开,内囊内的空气对内囊内壁产生压力,内囊的体积增大,内囊内单位体积的气压减小,则内囊内形成一负压,此时内囊内的负压能够对安装环之间的皮肤产生吸紧作用,使造瘘袋与皮肤紧密贴合,大大降低造瘘袋从皮肤脱落的可能性。
2、内囊内设有引流件及弹性膨胀套,弹性膨胀套在未受到排泄物的压力时处于收缩状态,能够防止粪便经由引流件后再倒流至安装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未经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7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