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运输高铁垃圾的垃圾运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7093.4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8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隆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桃花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运载箱 高铁 存放空间 运载装置 垃圾袋 限高板 运输车 空间利用率 垃圾箱体 竖向分布 运输垃圾 运载设备 可伸缩 升降架 遮挡板 折叠的 垃圾箱 放入 限高 运输 装满 车厢 体内 | ||
本发明涉及用于运输高铁垃圾的垃圾运载装置,包括有垃圾运载箱、用于运输垃圾运载箱的运输车;所述垃圾运载箱包括一带有存放空间的垃圾箱体、一置于垃圾箱体内的限高板、一升降架、一竖向分布可伸缩折叠的遮挡板。本发明提供的垃圾运载设备,当高铁到站后,高铁上的乘务人员将装满垃圾的垃圾袋带出车厢,放入垃圾运载箱的存放空间内,利用限高板对垃圾袋进行限高,提高存放空间的空间利用率。高铁站的保洁人员再集中地将各垃圾运载箱通过运输车集中运走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存储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用于运输高铁垃圾的垃圾运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客列车客运量呈持续增长趋势。高铁行驶过程中,乘务人员需要将旅客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放入垃圾袋中,等到列车到站后,乘务人员则将装满垃圾的垃圾袋放在月台上,等待站台的保洁人员前来集中清理。传统这种直接将垃圾袋放在月台上的方式,不仅影响美感,而且垃圾袋内时常会有废弃的液体流在月台上,甚至发出异味,影响环境卫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运输高铁垃圾的垃圾运载装置,方便乘务人员将装满垃圾的垃圾袋存放和运输,以便集中清理,避免直接放在月台上而带来不良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用于运输高铁垃圾的垃圾运载装置,包括有垃圾运载箱、用于运输垃圾运载箱的运输车;所述垃圾运载箱包括一带有存放空间的垃圾箱体、一置于垃圾箱体内的限高板、一升降架、一竖向分布可伸缩折叠的遮挡板;
所述垃圾箱体包括有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及均匀固定在底板上的四个万向轮,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分别对应垂直固定在底板的左侧边、右侧边、后侧边,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的前端面分别朝向存放空间一侧延伸有一竖向分布的导向部;
所述底板的前侧边向上延伸出一挡水部,所述挡水部连接在左右两侧的导向部之间,左右两侧的导向部与挡水部合围出一与存放空间相连通的进出通道;
所述进出通道内水平分布有一可直线升降移动的升降架,所述遮挡板置于进出通道内且底端铰接在进出通道底面上、顶端铰接在升降架上,所述升降架对应存放空间的后侧面上固定有一水平分布的伸缩板;所述限高板包括位于前端的伸缩连接板、位于后端的限高翻转板、固定在限高翻转板上的把手,所述限高翻转板前端可上下翻转地转动连接于伸缩连接板的后端;
所述伸缩连接板前端可前后移动连接地伸缩板上,所述伸缩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固定在升降架后侧面上、另一端固定在伸缩连接板前端面上;所述垃圾箱体的后侧板固定有若干层连接组件,各层的连接组件均包括有三个间隔分布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有固定在后侧板上的固定座、竖向固定在固定座上的立柱、螺纹连接在立柱上的限位螺栓,所述限高翻转板后端开设有三个与各立柱相对应的前后分布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后端延伸至限高翻转板的后端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限高板水平分布地置于存放空间内且限高板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左侧板、右侧板之间存在有投放间隙空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升降架左右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出一与导向部相对应的升降滑座,所述升降架通过升降滑座与导向部的配合实现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进出通道内,且所述升降滑座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遮挡板由若干个依次铰接的遮挡片组成,各遮挡片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连接座,所述导向部内侧面上嵌入有一竖向分布、横截面为工字型的升降滑腔,所述升降滑腔包括有一限位腔、一容纳腔、一两端分别连通于限位腔和容纳腔的连接腔,所述容纳腔延伸出导向部内侧面上,所述遮挡片两端的连接座分别置于对应端的容纳腔内,连接座可在容纳腔内随遮挡片的翻转而做翻转运动,所述连接座与限位腔之间连接有一限位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隆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隆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70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