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陶瓷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57036.6 | 申请日: | 2014-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1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智司;福田贵久;中村智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4/012 | 分类号: | H01G4/012;H01G4/12;H01G4/30 |
代理公司: | 11322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淳;季向冈<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形成部 保护部 层叠陶瓷电容器 层叠方向厚度 电容器主体 陶瓷制 内部电极层 层叠方向 顺序形成 金属层 陶瓷层 伪电极 电容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陶瓷电容器,其在电容器主体内部不设置对电容形成没有贡献的伪电极层或者金属层,而能够提高弯曲强度。层叠陶瓷电容器(10)的电容器主体(11)具有陶瓷制的保护部(11a)、由多个内部电极层(11b1)隔着陶瓷层(11b2)层叠而成的电容形成部(11b)和陶瓷制的非电容形成部(11c),并且它们从层叠方向一侧向另一侧去按保护部(11a)‑电容形成部(11b)‑非电容形成部(11c)‑电容形成部(11b)‑保护部(11a)的顺序形成,设各保护部(11a)的层叠方向厚度为T2、各电容形成部(11b)的层叠方向厚度为T3、非电容形成部(11c)的层叠方向厚度为T4时,该T2~T4满足T2<T3≤T4的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陶瓷电容器。
背景技术
层叠陶瓷电容器一般包括层叠构造的电容器主体和分别设置在该电容器主体的相对的端部的外部电极。电容器主体包括:由多个内部电极层隔着陶瓷层层叠而成的电容形成部;和配置在该电容形成部的层叠方向两侧的陶瓷制的保护部。另外,多个内部电极层的一部分的端缘与一方的外部电极连接,剩余部分的端缘与另一方的外部电极连接。
在这种层叠陶瓷电容器中,为了抵抗因安装到电路基板等时受到的应力和安装后的热冲击等的原因而受到的应力,需要与其相应的弯曲强度。并且,该弯曲强度通常由在基板的一个面焊接层叠陶瓷电容器后,在用挡块支承该基板的一个面的状态下利用治具以一定速度向下侧按压其另一个面的与电容器焊接部位对应的部位而使其变形,在该变形过程中层叠陶瓷电容器产生了规定百分率以上的电容降低时的治具的压入量(单位为mm)表示。
下述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有能够用于提高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弯曲强度的构造。但是,两者都在电容器主体内设置有对电容形成没有贡献的伪电极层或者金属层,因此,电容器主体的构造复杂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3354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8-1810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陶瓷电容器,其在电容器主体内部不设置对电容形成没有贡献的伪电极层或者金属层,而能够提高弯曲强度。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陶瓷电容器,其包括:层叠构造的电容器主体;和分别设置在该电容器主体的相对的端部的外部电极,该层叠陶瓷电容器中,上述电容器主体包括:陶瓷制的保护部;多个内部电极层隔着陶瓷层层叠而成的电容形成部;和陶瓷制的非电容形成部,并且,上述保护部、上述电容形成部和上述非电容形成部从层叠方向一侧向另一侧去按保护部-电容形成部-非电容形成部-电容形成部-保护部的顺序形成,设各上述保护部的层叠方向厚度为T2、各上述电容形成部的层叠方向厚度为T3、上述非电容形成部的层叠方向厚度为T4时,上述T2~T4满足T2<T3≤T4的关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层叠陶瓷电容器,其在电容器主体内部不设置对电容形成没有贡献的伪电极层或者金属层,而能够提高弯曲强度。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的目的以及与各目的对应的特征和效果,根据以下的说明和附图而能够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基本构造的纵截面。
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例的图。
图3是效果检验用的试样1~23的规格和检查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阳诱电株式会社,未经太阳诱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70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