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6924.6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6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方涛;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2;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袁晓玲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基复合材料 制备 纳米NiO 制备锂离子电池 负极 电极 三维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核壳结构材料 充放电过程 电化学性能 电极反应 高导电率 稳定结构 周围空间 高容量 碳材料 小区域 包覆 可控 收缩 膨胀 | ||
1.一种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NiO/SiO2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
以碳酸镍溶液为镍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纳米NiO绿色透明溶胶,干燥后经焙烧、研磨后得到纳米NiO粉体;采用正硅酸甲酯、乙酸、去离子水配制包覆溶液,将纳米NiO粉体加入到包覆溶液中,经搅拌、干燥、洗涤、再干燥,NiO/SiO2核壳结构材料;
(2)三维C/纳米NiO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步骤(1)得到的NiO/SiO2核壳结构材料加入到有机碳源中,采用固化-炭化二步共热解法,得到NiO/SiO2/C分散型复合材料;采用氢氯酸浸渍NiO/SiO2/C分散型复合材料,洗涤、烘干后,得到三维C/纳米NiO碳基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碳酸镍溶液浓度为0.6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焙烧温度为550-900℃,焙烧时间10-15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正硅酸甲酯、乙酸、去离子水、纳米NiO粉体的比例为8:0.8:3:2,正硅酸甲酯、乙酸和去离子水以mL计,纳米NiO粉体以g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干燥温度为35-60℃,干燥时间为10-15h;再干燥温度为40-50℃,再干燥时间为2-4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有机碳源为麦芽糖或葡萄糖,有机碳源浓度为0.1-0.4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氢氯酸浓度为50-70%,浸渍时间为6-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69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