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管廊通讯桥架用格栅式分线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56764.5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6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褚丝绪;岳宏亮;姜云龙;刘泽华;史寅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1/0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3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架 通讯 综合管廊 格栅 竖向 分线装置 横向格栅 格栅式 格栅支架 线缆敷设 纵槽 合理规划 间隔设置 使用空间 运营维护 两侧壁 底托 固装 横槽 维修 混乱 配合 | ||
一种综合管廊通讯桥架用格栅式分线装置,包括通讯桥架,通讯桥架内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格栅支架,该格栅支架包括竖向格栅及横向格栅;横向格栅的两端与通讯桥架的两侧壁固定连接,且横向格栅上制有多个纵槽;竖向格栅设置有多个,该竖向格栅中部均制有与纵槽配合固装的横槽,且竖向格栅底部制有与通讯桥架固定连接的底托。本方案的格栅式分线装置有效克服综合管廊通讯桥架中线缆敷设混乱、后期维修困难的问题,合理规划综合管廊通讯桥架的使用空间,规范线缆敷设质量,有效降低后期运营维护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网搭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综合管廊通讯桥架用格栅式分线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综合管廊工程通讯线缆通常敷设于预留的通讯桥架中,桥架一般为槽式桥架。管廊验收通过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有线电视等各类管线集中敷设在桥架中,为了区分通讯线缆的权属单位,往往通过捆扎的形式,各单位通讯线缆单独成束敷设于桥架内。
通过工程实践发现现有技术中通讯桥架内各种通讯线缆混杂,辨识费力,在后期的综合管廊运营维护过程中线缆维修困难,后期增加管线与维修管线时,管线抽出不易实现。
通过公开专利检索,发现以下相关专利:
管廊模块及其拼接结构(CN206693267U)公开了一种管廊模块,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若干用于连接前侧板和后侧板的横担梁,横担梁的底面开设有若干凹槽,横担梁的顶面对应凹槽设有高度小于凹槽深度的凸台,凸台与凹槽嵌合使相邻管廊模块的对齐,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上表面为朝向其二者之间向下倾斜的倾斜面,倾斜面与相邻管廊模块的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下表面形成开口朝向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的夹角。其在方便施工的同时有利于增加模块拼接后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通过对比分析,申请人认为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克服了综合管廊通讯桥架中线缆敷设混乱、后期维修困难以及分线装置安装复杂不易更换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证明本方案的新颖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综合管廊通讯桥架用格栅式分线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克服综合管廊通讯桥架中线缆敷设混乱、后期维修困难的问题,合理规划综合管廊通讯桥架的使用空间,规范线缆敷设质量,有效降低后期运营维护难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综合管廊通讯桥架用格栅式分线装置,包括通讯桥架,通讯桥架内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格栅支架,该格栅支架包括竖向格栅及横向格栅;横向格栅的两端与通讯桥架的两侧壁固定连接,且横向格栅上制有多个纵槽;竖向格栅设置有多个,该竖向格栅中部均制有与纵槽配合固装的横槽,且竖向格栅底部制有与通讯桥架固定连接的底托。
一种综合管廊通讯桥架用格栅式分线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作通讯桥架,并在通讯桥架上每隔8~10m位置安装一排竖向格栅,竖向格栅的底托与通讯桥架焊接固定,且竖向格栅的横槽朝向通讯线缆的穿线方向;
步骤2,在通讯桥架上的多个竖向格栅之间铺设第一层通讯线缆;
步骤3,安装横向格栅,使横向格栅上的多个纵槽配合安装在多个竖向格栅上的横槽内,再将横向格栅的两端与通讯桥架的两侧壁焊接固定;
步骤4,在横向格栅顶部的多个竖向格栅之间铺设第二层通讯线缆。
本发明的优点和经济效果是:
本发明在综合管廊通讯线缆桥架内均匀设置隔仓,将桥架分为多个空间,为各家通讯线缆权属单位单独划分空间,在仓口上编号,对应通讯线缆权属单位,规范化管理预留空间。
通过设置隔仓还能有效保护各单位的通讯线缆互不影响,便于传导、隔离及保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567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